第8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教育周刊
2022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请劳模给孩子上劳动课

日前,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镇中心小学校外劳动基地,全国劳动模范、旧州镇寨碧村党总支书记王清华指导学生收割稻谷。(10月12日《工人日报》)

学校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到田间给孩子们上课,让学生们学到了农耕知识,引导学生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品德的做法确实很有必要。在劳模的言传身教下,同学们学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也对“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切的感悟,此举很值得各地借鉴。

如今,不少学校和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偏重于抓孩子的文化课,却忽视了孩子的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包揽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家务活更是从来不让孩子插手。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天生就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且从“不会做”到“主动做”,需要学校和家长从小就开始不断引导和培养。

笔者认为,学校除了要将劳动课正式设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还要适当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认真抓好学生的劳动教育。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也适当对孩子进行一些劳动教育,让孩子动动手,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历一些磨炼,对他们成长来说是有利无弊的。(徐曙光)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