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教育周刊
2024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江区美华小学打造“丰收园”劳动种植基地
劳动励心志 实践促成长

▲学生们专心记录水稻的生长状况。(学校供图)
▶学生开心地展示蔬菜园的收获。(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 廖玉芳

番茄、玉米、空心菜、木瓜、水稻……在梅江区美华小学校园内有一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这里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根据时令的不同生长着不同的农作物,学生们在这里辛勤耕耘着,在劳动中快乐成长着。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推动小学劳动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进行,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梅江区美华小学因地制宜,打造“丰收园”劳动种植基地,让孩子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尽情体验劳动的乐趣。

躬耕拾稷 体验劳动乐趣

“手要稳,秧苗入土不能太深,注意窝距……”在水稻的播种时节,美华小学劳动实践小组的老师们带着几位同学先对稻花池进行了一系列的耕整工作:他们把灌了水后的田面进行翻松、平整,待泥浆沉淀后,就开始了抛秧。抛栽工作完成后,除草、浇水、施肥的工作样样不落,看着禾苗一天天长大,学生们都忍不住凑前去观察、记录,稻花池就是他们最好的生活课堂。

禾苗成长过程中,学校还请来了农科所的指导员到学校给学生们详细讲解了水稻种植要求及后期管理注意事项。

等到稻谷成熟时,学校的劳动实践小组开启了收割模式。“弯下腰,用手反向抓住一把稻秆,右手握紧镰刀的柄,对准稻秆根部来回地拉割,就可以轻松割下稻子了。”校外劳动辅导员在一边指导着学生们割稻子,同学们化身为一个个“小农夫”,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同学们把割下来的稻谷整整齐齐地放在旁边,收割完后,老师们将稻谷脱粒,把稻秆捆成一捆,然后放在稻花池上晾晒,等晒干后粉碎了当肥料。

“第一次摸到长在土里的稻谷,感觉好神奇。割稻谷看着简单,但亲自感受了一下发现挺累的。”学生们通过这次收割稻谷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纷纷表示以后一定会更加珍惜粮食。美华小学开设的稻花池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稻田、亲身上阵,对劳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勤俭节约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瓜果飘香 拥抱丰收喜悦

每学期开学初,同学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挽起袖子,蹲下身子,给劳动基地铲除杂草,锄翻土壤,播种菜苗。只见一个个小小的番茄沉甸甸挂满枝头,长长的豆角在藤蔓下荡起了秋千,木瓜树撑开大伞给一个个小木瓜乘凉……菜园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管理好菜园,老师从各班级里选出了几位“小管家”,定期到菜地管理种植的作物,每周定时浇水,轮流负责,并且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每周更新蔬菜种植日记,向负责老师汇报。如果蔬菜出现生长问题,则共同商讨改良措施,并向自己的父母或老师请教。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方面可以学到蔬菜种植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亲身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丰收园的菜地,经过师生的辛勤劳动及精心呵护,一粒粒菜籽、一棵棵小菜苗长势喜人,开花结果。看着自己亲手撒下的种子,栽下的小菜苗长得这样壮,学生们兴奋不已。在收获的季节,师生们一起拔空心菜、掰玉米、摘西红柿等,每个人都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真正体验过种菜,才知道农民的辛苦!”“以后要珍惜粮食,也要体谅他人劳作的不易。”通过种菜的劳动课程,同学们从实践活动中获取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了意志、提高了自己。

加强教育

养成劳动习惯

一直以来,美华小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重视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校内课后服务时间,由学校统一规划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在每周三的校本劳动课中,指导三到五年级的劳动学员进行劳动实践。学员分批参加,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松土、浇水、除草、除虫、施肥等工作,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认识了不少农作物,学会了植物种植的方法,掌握了一些植物生长的规律。

“‘丰收园’是我们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亲手种植、收获农作物,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在这里,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不再只是口头的说教,更是对劳动和汗水的尊重与敬畏。”美华小学黄卫红校长表示,“丰收园”实践活动是学校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将继续挖掘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以尊重兴趣、联系生活、着眼发展为理念,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让劳动教育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让劳动教育浸润孩子的成长历程。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