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仁权
导 读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系清代乾嘉年间广东嘉应州(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象湖村人。他不仅是“诗书双绝”的岭南才子,也是一名亲民爱民的清官。其勤政爱民、清廉为官的价值追求,至今仍有极大的启迪、借鉴意义。
曲折求仕 勤政为民
宋湘生前著有《红杏山房时文集》(五卷)及《红杏山房诗钞》(十三卷)行世。《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文苑传·宋湘》称他为:“诗沉郁顿挫,直逼少陵。粤诗自黎简冯敏昌后,推湘为巨擘。”另据光绪《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九《循吏·宋湘传》记述:“湘才气豪迈,工书能文,诗尤敏捷,每有所作,落笔立就,时称为真才子。历官皆著治绩,而奖掖后进,成就尤多,至今士林传其遗事以为美谈。”这是正史中对宋湘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宋湘的诗歌总集《红杏山房诗钞》,真实地记述了他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在求仕为民的生涯中,经受了诸多坎坷和苦难:宋湘入仕前,由于家庭贫困,只好多年奔波在东莞、德庆、玉林(广西)、兴宁、香山(今中山)、广州等地教书或自修读书。从15岁起至44岁为止,整整用了29年的时间,经历了17次科举考试(其中童子试8次、乡试4次、殿试4次、庶吉士散馆复试1次),最终才走完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入仕的三级进身之阶。
据史料介绍,嘉庆十八年(1813),年届五十八岁的宋湘,在翰林院任职期间,被钦命为曲靖知府。当年十月宋湘到达曲靖时,因当地正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宋湘上任伊始,率士民百姓,赈灾救困,先后实施了排涝、治水、筑堤、修路、补城等举措,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了有口皆碑的成效。
嘉庆十九年(1814),因广南知府何愚需进京述职,云南总督伯麟令宋湘前去代理知府。到任后,他根据府城周边缺水严重,经一番踏勘,发动民众挖塘修渠,拦河筑坝,引水入城,灌溉农田。尔后“又疏浚西北官井二口,源泉长年不竭”,从此改变了广南城长期缺水的困扰,受到民众的好评。史料称“宋湘任职期间,崇文兴教,热心办学,常到书院讲学。”宋湘离开广南后,“广南父老曾为之立生祠”(见咸丰《广南府志》卷三)。
嘉庆二十一年(1816)至二十二年,云南滇中、滇西地区,久旱少雨,作物歉收,部分地方还出现疫情流行。云贵总督伯麟急调宋湘护理迤西道员兼署大理知府。宋湘接令后,于嘉庆二十二年三月初赶赴大理,当时正值大饥后时疫流行,民不聊生,到处呈现出一派凄凉惨象。面对艰难状况,宋湘深感责任重大,因知府库银空虚,他一时苦无良策,只好“祷告于佛寺内七昼夜,布钱散药,捐俸赈恤。”(见光绪《广东嘉应州志》卷二十三)。
道光三年(1823年),宋湘在永昌知府任上,曾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善举实事;先后发动民众植树造林、打击黑恶势力安定一方治安、重修永保书院、崇文兴教等。宋湘离开永昌府时,当地百姓自发地夹道相送,对他依依不舍,甚至出现“送者垂泪”的场面(见《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宋湘离任后,永昌人感其恩,颂其德,集资建宋公祠,以之奉祀。道光四年夏,时年六十九岁的宋湘,受命代理楚雄知府兼署盐法道。史载:“甫数月,恵商惜灶,民歌其德”(见《云南通志》)。
道光五年(1825)十月,宋湘擢升湖北督粮道。离滇时,他担心沿途百姓挽留,为避免再次出现泪洒难离的情境,只好晓行晚衔命上路:“十年心迹众人看,回首云山路屈盘。前日出关星未落,怕教父老别离难。”(宋湘《楚艘吟》。道光六年丙子岁(1826)十一月二十五日,宋湘完成最后一趟公差后,病逝于督粮道任所,终年七十一虚岁。据传:宋湘死后,身无积蓄,仅存书稿若干,由亲友协理善后。道光七年春,经皇帝特批,宋湘的灵柩从武昌运回原籍安葬,魂归故土!讣讯传出,诗坛诗家为之扼腕痛惜,纷纷著文评述宋湘的诗书艺术成就及其价值。其中时任监察御史的戴絅孙在《嘉应宋湘夫子诔》祭文中称赞宋湘:“家故贫,久宦于滇益贫,廉俸所入,辄椽手尽。不能求田问舍,为子孙之衣食谋也。”
感人至深的亲民爱民诗
“诗言志,歌咏言”,宋湘的亲民爱民诗特别感人。在此试举几例:“君不见战场沉沉蜀连楚,今宵独哭孤儿女。”(《丰湖续草》〈盂兰词〉),诗中记述嘉庆七年前后,发生在川、陕、楚等地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慨叹朝廷连年征战给民生造成极大伤害,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对死者无限悲悯;且看“十日河南路,年荒不忍看。青苗收槁易,黄土葬人难。”(《南行草》〈河南道中书感怀五首〉之一),诗中言及作者赴任曲靖知府途中,见河南大旱,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苦难情景,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对统治阶级不关心民生疾苦的愤懑和隐忍的心情;再看“边荒多艰难,救民先救困”,记述他在巡检乡情民情时,发现马龙州境内地瘠民贫,百姓生活十分贫苦,民众缺衣少穿的状况尤为突出,令他动了恻隐之心,决心要想方设法帮助民众摆脱贫困。
通读宋湘的《红杏山房诗钞》,人们不难看到:他关心民生疾苦,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举动;他关注民生民情的胸襟,也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据笔者粗略统计,宋湘写了关注民生民情的诗歌约76首。其中:全篇首直接吟咏同情百姓疾苦的诗约35首;部分间接吟咏亲民爱民或怜悯民生疾苦的诗约41首。宋湘入仕后,是什么因素促使他坚守亲民爱民的思想?为官期间,他不为光宗耀祖、不图荣华富贵、不贪求非分享乐,而对民生民情却如此关注。那他毕生执着追求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亲民爱民思想观念的成因
笔者认为,以下五点是促使宋湘坚守亲民爱民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
一、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是影响宋湘一生的精神支柱。为实现梦寐以求的理想,宋湘志存高远,不忘勤学苦读儒家经典著作:“注力古文章,余事诗妥帖……陪身半床书,结交一函铗”(《燕台剩渖·陈石士编修……次韵和答》)诗中流露出宋湘以勤读圣贤书为乐,积累知识,以便将来为民服务;宋湘几乎费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去追求自身的人生价值:“人生立功名,岂在迟与早。”(《不易居斋集·种花三首(之一)》他认为树立志向不在乎迟早,而在乎有无决心和毅力,有了理想和信念,就不愁达不到人生的终极目标。他在宦滇期间,不仅积极用世,勤政为民,而且对有才华的后学给予大力扶持和奖掖:“识字故应南北走,能文谁念稻粱谋”(《滇蹄集》卷三〈雁字同戴子(絅孙)赋〉),宋湘在诗中真情地勉励学子们勤奋读书,奋力进取,立志为人民谋福祉,做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二、注重人品道徳修养,是宋湘一生坚守的思想基础。宋湘在京任职十年间,看透了官场中尔虞我诈、蝇营苟且等丑恶现象,他曾向好友表示自己的胸襟:“忘年十载此长安,阅尽荣华耐尽寒。我是何人须是我,真诗莫与别人看”(《红杏山房集外诗》〈送张船山前辈出守莱州即次留别元韵〉),诗中表明他坚持清白做人,不被浮云遮望眼的志向,表现出一副铮铮铁骨的正直形象。
三、以先贤为楷模,坚守自律自儆德行,是宋湘的为官之道。宋湘在仕途上碰到苦闷之余,常以先贤的人品来衡量自身的人品,检点自己的言行:“古之慎言人,灾不及其身。”“所以尊圣人,绝粮无疾言。”(《南行草·杂咏十一之八、之九》)从诗中可以看出,宋湘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自省自悟,深知良好的人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遣闷无如开卷好,对公真悔读书迟。先忧后乐何人语,去国怀乡此日知。”(《南行草·舟中读范文正公岳阳楼记》)记述宋湘赴滇任职途中,因风浪阻隔困在船内,他认为与其无聊地浪费时光,不如认真读书,对范仲淹的人品怀有崇拜之情,加深了对一代先贤的向往。且看“广厦千间少,平生爱少陵。家无容膝屋,心有读书灯。”(《滇蹄集卷三·留别永昌士民四首之一》)宋湘平生以前贤杜甫为楷模,修炼自身的人格修养,胸怀民生疾苦,决心以天下为己任。
四、喜爱栽花种菜,是宋湘寄寓人品修养的良好风格。宋湘在入仕前后,就喜爱栽花种菜:“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不易居斋集》〈种花三首〉之二);宋湘在惠州任教期间常到田间行走,与农人亲密接触,体恤农民耕耘的辛苦,从而树立亲民爱民的思想感情:“我无一亩田,心中万籽耘;我无一亩园,腹中千菜根。”(《丰湖续草》〈闻春鸟〉);宋湘在另一首诗中表明了他种花的初衷:“十种阶下花,一一不相似。但看阶下花,可以知命也。”(《滇蹄集》卷三〈学道诗〉之一 );他还在诗中勉励自己:“愿与民间验辛苦,一番浇灌一番肥”(《滇蹄集》卷三〈赠爪豆〉);他曾在一首诗中表明自己宁愿过安贫乐道生活的心迹:“唾手千金撒手散,都须丝绣马将军”(《滇蹄集》卷三〈有感二首〉之二 )。从宋湘众多的诗中可以看出,他为官不是为一己私利升官发财,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职权范围内,竭力为百姓做一些有益于民众的善举实事。笔者统计,在《红杏山房诗钞》中,栽花种菜诗至少不下70首。他常以栽花种菜自得其乐,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民保持一致:“貌同民共痩,心与月齐孤。”(《滇蹄集》卷三·自作三首之二》 )这种发自诗人肺腑的心声,正是他一贯追求人性美的心灵表露。
五、上善若水,上德若谷,是宋湘毕生追求的精神境界。请看他在静默中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古镜磨即明,安得心如镜。”“将心水洗来,安得心如水。”(《滇蹄集》卷三〈四安得诗〉之二、之三 )诗中坦露出他在为官生涯中,曾经碰到不少挫折或不顺心的事,通过反躬自省,自我警惕,检点自己的人性人格,进而振作起精神,继续追求他的人生价值。
晚年的宋湘,不仅对官场中龌龊腐败现象极为反感,而且对功名感到淡薄:“人生功名一杯酒,富贵于我更何有?”(《南行草·红杏山房集外诗》〈忆昔〉);虽然他对功名利禄有了新的认识,但他在同一首诗中仍袒露出新的追求:“多留佳句在人间,流落亦非长不朽。”诗人慨叹:人生所谓功名、富贵,仿若毫无价值的“一杯酒”,还不如多写几首能传世的好诗,更有意义。以上诗中表达了诗人以先贤为榜样,崇尚儒学中宣扬“仁、义、礼、智、信”修身养性的体现。
在宋湘的诗歌世界里,不仅充满着他对生活的丰富体悟,而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诗意人生,我们只有深入探究宋湘诗中的内涵,才能了解他追求人生价值的理念,才能触及他灵魂深处的脉动和内心世界。宋湘就是这样对待人生价值,通过不断实践与磨砺,才使他的人性充满睿智豁达、志存高远,最终使他的生命达到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