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中医医院院刊
3上一版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市中医医院院刊
2022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现肠息肉应早防早治

随着年底各公司、单位体检的开展,不少人被查出肠道长了息肉。虽然很多时候查出息肉可以不用太在意,但有些却不可大意。 那么,发现息肉了到底要不要切除?到底哪些息肉需要切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肠息肉的那些事,希望市民朋友能正确认识肠息肉,一旦查出肠息肉,不用过度担心但也要引起重视。

所谓的息肉,主要为体检时的诊断用名,是指上皮或黏膜表面长出的赘生物,通俗讲其实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按照数量的不同,其可分为单发性息肉、多发性息肉;根据病因或组织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错构瘤样息肉等。而肠息肉,作为常见的胃肠道病变之一,是一种源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在没有明确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临床上以结肠和直肠息肉最常见。对于肠息肉的发生,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各类慢性炎症造成肠道黏膜局部的增生及肥厚,从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样病变。

研究表明,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基因遗传、环境、吸烟、饮食习惯等相关,提示肠息肉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具有很大关系。

所有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事实上,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不会危及生命,不易癌变。息肉是否癌变,通常与息肉的病理类型及大小数量等有一定关系。肠息肉的种类繁多,有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之分。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为腺瘤样息肉,95%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样息肉演变发展而来,此种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恶变倾向高。

此外,肠息肉的癌变风险与其大小也有关系。一般而言,直径<1cm的息肉癌变几率小于5%,而直径>2cm的息肉,癌变的机会较高,发现这种直径>2cm的息肉越早切除越好,癌变率超过50%!

虽然绝大部分肠癌是从肠息肉演变而来,但息肉也不是一下就演变成癌症的,从息肉演变成癌症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平均在5~15年。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癌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于肠息肉的诊断,目前常采用直肠指检、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肠镜检查,其中肠镜检查具有直观、精准的优点,是筛检的金标准,也是检查高危人群的首选,而粪隐血实验是最简便的一种筛查方法。

有了肠息肉后应注意什么

①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低脂高纤维饮食,平时可以适当地食用全谷物和含钙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海带、燕麦、黄豆、豆腐及鸡蛋,睡前补充钙量和维生素,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蒜等。

②建立合理的日常活动方式,戒烟、戒酒,按时作息。

③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报纸、听广播、玩手机,排便时间不宜过长。

④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⑤积极治疗原有的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