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峰
3上一版
本版标题导航
第12版:文峰
2024年10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黄桂华

仿佛一夜之间,那一池睡莲都相约好了似的,橙的、紫的、红的、黄的……开满了池塘,波光滟滟,光华烁烁。

忍不住拍了视频,配了根据《诗经》中《蒹葭》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听着看着,就“走神”了,感觉曲调及歌者嗓音很是唱出了原诗诗味里苍茫中的百转千回……一时,莲开朵朵如佳人,我在池上不思归,缱绻看它亭亭玉立在水一方。

重读《蒹葭》,究其深意,不免为之倾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后人多将此诗归于爱情诗之列,然其中可品却非独此境。

全诗每一节均以景起兴,“蒹葭苍苍”,繁茂连绵的芦苇看在眼里,原该是心目盈润,饱满怡然。然则下一句“白露为霜”,既点出了时间点是深秋,又借此烘托出诗者怅然若失不可言说的心情。好比有人见月圆反生伤感,于繁华处更生悲凉。未晞之露也隐含诗人的追寻不辞朝夕之意。

或许会想:为什么是蒹葭而不是别的什么植物?大抵水边芦苇成日随风摇曳,最有逍遥自在之姿,而诗人因为心有所系,看在眼中却别有一种委婉惆怅。以此更凸显诗人的心情,完美体现了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手法。

“所谓伊人”,不一定独指佳人、心上人,亦指爱、追寻的理想、希望、生命的体悟、意境等等。

“伊人”在哪里?“伊人”“在水一方”,虽然后面描摹了伊人的飘忽,仿佛不可及,但此句先标明了诗人的坚信:“伊人”有,“伊人”在水一方。正因为有且存在,才有后面不畏险阻的追寻。

“道阻且长/且跻/且右”可以说是一种铺垫,既说明伊人的难得及追寻的艰难,更重要的是反衬了诗人“从之”的坚定信念;也表达诗人在尝试之后,知道了路之艰难,仍然从之的难能可贵。

“溯洄”:逆流而上,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溯游”:顺流而涉,往下游去寻找。此处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的情感到了这里有了一种升华,由最初“白露为霜”的无名怅惘,到此时积极不懈的探索寻求。

全诗虽未具体描摹“伊人”的模样,然已令人生出无限美好的想象和向往。

“宛在水中央/坻/沚”,一个“宛”字写尽了“伊人”的飘忽迷离,正是“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好比有人问“道”在哪里,却是不可说不可言说,说不具体呀。

诗至此结束,仿佛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仿佛没说明白“伊人”到底有没有追寻到。但这样的表达,有更多的余味。

我相信,就算诗人没有追寻到,也已有所得,且其继续向前的脚步不会停歇。至此,诗人的境界也再次升华到新的高度。

这颇似王国维先生说的人生三境界。每节的起四句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境,独对苍茫,纵有怅惘但心中目标明确。

中间的上下“从之”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是锲而不舍、不畏艰难、无怨无悔的执着追求。

而“宛在水中央”则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的豁然开朗。生命中许多的追寻辗转到最后,是怎样的结果已没关系,重要的是过程,是获得一种领悟。

必要经过一番寻觅一番磨难,才有所获,幸运是终有所得。起初,“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后来,是在心上。因着“伊人”,生命充满了勇气和希望。“伊人”是心里的一道光,一个信仰,是永不停歇的追寻和向往。

想来,古人诗意真是妙不可言。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