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客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客家
2024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心村:鹤山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客家古村落

早闻田心村是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客家古村落。近日,笔者来到鹤山田心村,领略了一番当地客家文化的风采。

鹤山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

鹤山置县始于清朝雍正十年(1732),县城设在鹤城,因其北面有一座山峰形似大鹤而得名。因为刚刚创立,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开发,鹤山首任知县黄大鹏就以优惠政策,召集粤东、粤西的客家人移民到鹤山开垦土地。客家人迁徙至鹤山始于清朝康熙中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鹤山客家人口发展到现在已经有8万多人,分布在鹤城、云乡等7个镇的240多个自然村中。他们与当地人一起创造了鹤山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更是成为鹤山传统文化中一颗明珠。

田心村迄今有265年历史,是钟仲裕(1726—1803,原籍广东长宁县,今韶关新丰县)在乾隆初年,约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建造。据钟氏族谱记载,开村先祖之一钟仲裕,考取了科甲三元,是当地的名人,在禾谷选地置业、创办义学。如今钟姓族人已繁衍至80余户600多人,不少早已漂洋过海,扎根美国、智利等多个国家谋求发展。而钟姓老祠堂成为该村的公共活动场所。

田心村坐落在一大片耕地中间,占地30亩,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客家风格建筑,这种田地包围村子的布局是田心村当初命名的起源。村内的房屋大多数采用四门朝厅形式,一座屋里有一个厅四间住房,房门朝厅开,不设天井,在后面或旁边加盖一爿厨房或杂屋。这种屋型结构紧凑安全,但通风采光相对差些。外墙厚实,一般为两层,外层用青砖,内层用泥砖,俗名“金包银”,隔热性能好,冬温夏凉,住起来很舒服。进入大门是下厅,厅的两侧各一间厢房;往里是一个天井,天井两侧是两廊;天井上是正屋,平列三间(或五间),两边是寝室,中央是正厅,常用来供奉祖宗牌位,兼作饭厅、客厅。这种大屋聚族而居,住着一家几代或几房兄弟,刚建成时感觉宽敞,人口增加后就显得拥挤了。

打造中国传统古村落亮丽名片

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客家村里,土房与洋房混杂,楼房与平房并存,清一色的客家民房群已经少见。在鹤山客家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客家民居就仅有田心村了。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呼吁:应以田心村为平台,将鹤山其他客家村落有特色的文化集中展现出来。

2001年,田心村各户对旧房普遍进行了一次装修,还多方集资10多万元,整治了村里的污水沟,全村巷道铺砌水泥,实现硬底化,被评为鹤山市文明示范村,成为鹤城旅游的一个参观热点。 2017年,田心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为保护好传统民居建筑,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田心村按照传统村落规划,对房屋、祠堂、水井、池塘、古楼等建筑物进行翻新、维修和保护,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村道巷道全部完成硬底化,增建了10多个花圃,修建了篮球场、村民活动健身场地和文化书屋等场所。村民也非常重视村庄环境卫生和生活环境,将村集体部分收入投入到村庄环境整治中,自觉停养禽畜,始终保持村庄整洁。

这种原生态除了民居外,田心村还可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情景复原,让游客能沉浸式了解客家文化,通过看老屋、听山歌、品黄酒,感受浓郁的客家风情;将村子四周农田进行统一规划,恢复传统客家的耕作结构及模式,有禾田有菜田,重现昔日客家人农耕场景,让游客体验田园乐趣,购买农产品手信,让它们成为宣传客家文化的载体。(徐少同)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