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客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客家
2024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 锅

刷锅、打火、油下锅,准备炒菜,忽听锅底传来“卟卟”的声音,随即冒出一个个火苗。净锅后提起对光观察,发现锅底有一针眼大小的洞,又称沙眼。锅全身都还好,就一个小洞,买时花了几十上百元,使用没多久。要是退回三四十年前,或可花点小钱让补锅的补好又可使用 ,可现在只能几毛钱卖给收废品的了,俭朴之家会觉可惜,老一辈的人会由此提起以前的补锅匠来。

那时的补锅匠有本地的外地的,不管哪里的,首先要找个近街的立脚点,自家有的当然好,没有的就要租店铺或民房。行头也基本一致,一担竹箩,一边放风箱火炉,一边装木炭,破锅、火钳、钢杯(装铁水用,耐高温)、布筒 (一种用破布卷扎得很坚实约15厘米长、直径3.5 厘米小手电般的东西,导热慢不烫手)等工具或材料。如果没有或少人送来补,那就得挑着行头,走村串户招揽生意,吆喝:“补锅头哟!”往往人一进村,就遭到群狗的狂吠围攻,经验丰富的补锅师傅并不害怕,拿起竹鞭就是一阵挥舞 ,欺软怕硬的狗辈们便不敢靠近。这时有阿叔或阿婶拎着破锅出来喝住它们,狗们才知不是坏人,知趣地停止吠声各自散去。有三几口锅时,便选个禾坪或宽阔些的又背阴的地方作为场地,放下担子,摆开架式,再戴上竹笠(竹笠除遮阳外,收到锅时可放上面,顶个五六口都没问题),拿着竹鞭继续挨村去招揽。收到一定数量的锅后,便围上围裙,一口一口地检查锅的破损情况,记住锅的主人,接着做好补前的整理工作。洞太小的要适当敲大一点,只有裂缝的要用小锤敲出小洞来,遇上破洞大的,中间要嵌一块锅片,有呈三角形的,有圆形的,用特制的铁夹子固定。还要拌些黄泥巴备用。

生炉火,拉风箱,放木炭,火星飞溅,炉火渐旺,炉肚间扒个口子,放上装有碎锅片的铜杯。风箱呼呼,温度升高,把待补的锅放上铁架,待生铁片熔化成铁水,就可动手补了。如果有两人,一个负责打杂做下手,一个负责技术操作,就轻松多了。但师傅基本上都是单枪匹马,事无巨细只一人去做。操作时须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分神,所以师傅要求围观者特别是小孩不能靠太近或大声喧哗。

“戏”一开场,只见师傅半蹲半坐,左手拿一布筒顶住锅底洞口的开端,右手执一耐高温的小钢勺,从钢杯中舀点铁水倒在破洞上, 再快速放下铜勺拿起另一个布筒把铁水挤压抚平,左手的布筒同时动作,上下配合完成,铁水一发硬,便牢牢地嵌在破洞上。补好开头一点,再接着一点点依次补完。其间,布筒时常会着火,要及时吹灭。看师傅补的整个过程,动作娴熟,快如闪电,一口锅三下五除二搞定,令人眼花缭乱。补好一口,师傅就在锅底修补处糊一层黄泥巴以养补口。如遇破洞大较复杂的,要考虑补的先后顺序,补完一段拆一个铁夹,再补下一段,直至补完。全部完工且冷却后,倒上清水检查会不会漏水,确定完好后,师傅又头顶这些锅一一送回去,并领取他应得的报酬。

那时候的补锅,补的是日子,补的是俭朴 ,补的更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补锅这一行当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关于节俭的美德还在一代代传唱下去,永远不会过时。

(郑扩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