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梅花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梅花
2024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几二十正青涩 当年记忆半是君
——我和埔中的故事

□谢友祥

我的母校大埔中学,今年十月将迎来她的120周年华诞。我想起些往事,写出来兼表对她的衷心祝福。

1970年到1973年,我在埔中上学,教育革命,学制缩短,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正值“文革”高潮,“大批判”和体力劳动成了我们的主要功课,金山顶挖防空洞,东校场种番薯,岗卜窠耕田,临近高中结业还开到安乐村围堤。文化课也是要上的,但要求很低,不正规考试。我本人是对所谓课外书如饥似渴,不管什么,抓到就啃,狼吞虎咽。学校图书馆早已被封,可不知谁神通广大,能不断从里头挖出书来在学生中暗传,以至于“毒草”横飞。初二那年,我就因为偷看小说《青春之歌》东窗事发,结果书遭收缴焚烧,我从第一批入团对象的名单中移出。

我入学的时候,戴海俦、饶方生、黄蔚林等名师已被打倒,正在万寿宫喂猪。名门出身的何参赞老师做初中连连长兼初一第一排(一班)排长,刘鸿声老师做二排排长,我就在刘老师的排里。何老师和刘老师都遭受过不公正的批斗和殴打,身上均落下了严重的内伤,但我觉得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和热情一点都没受影响。鸿声老师从初中到高中都是我的班主任,我敬重这位师者正直的私德和他对教书工作的高度责任心。

这四年,我们曾学解放军行军拉练,也经历过一位同级同学为了玩玩居然去厕所涂写“反动标语”所造成的紧张和混乱;而我,还听过一首久久难忘的红歌(坐在南舍前面的八角亭里)。我的发小谢文金非常聪慧,是何参赞老师的爱徒,常在全校大会上念自己写的革命大批判文章。初中上完上高中,说是在贫下中农推荐,文金接到了录取通知,但当他挑着行李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却被告知录取取消了。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而言,这无异晴天霹雳。那时,多数农村同学星期天下午从家里背来一袋米和一大碗咸菜,自己放米到陶钵里拿到大蒸笼里蒸。那种蒸笼非常古老,能一层层叠起。一碗咸菜下一周的饭,就我来说,咸菜里会有点油,但绝对不带一片肉。同村谢小宏同学有时会带上一瓶焖黄豆,永远让我共享。总觉饿,高中两年尤甚,想极了吃肉。晚上常做吃肉的梦,而总在肉到口的一刻醒来,懊恼得想撞墙。营养不良,开始神经衰弱了。有段时间,母亲每隔五天来茶阳赴圩,总将我带到学前街饭店,给我买碗素面,然后从身上掏出一包猪头肉搅在面里看着我吃下去。不知道母亲从哪里弄来的肉,而且总是猪头肉!那年月,生活确实有点苦,却也催生了一些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美丽和崇高。在大埔中学学习期间,我结识了几位终生挚友,这不也是一个重要收获吗?

我1973年从大埔中学高中毕业,1976年重返母校,是作为交换民办教师回去的。就短短一年,留下的记忆可真不少。校医钟淡柱老师和团委书记谢文俊老师住在我隔壁,他们见我工余总是待在房间里埋头看书,就跟我开玩笑,在我房门上大大写下“原子弹研究所”。旧图书馆并没解封,但管理员杨老师会每周去开门一次,通通风,打扫打扫卫生。这时我总跟进去,每次都抱一大摞书回宿舍,读完再换一摞。杨老师任我挑选,任我拿取,而这在当时是要冒一定“政治风险”的。那一年,我接触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我后来成为中文系教授和作家,与此关系密切。我房间里仅摆一床一桌一椅,别无他物。我比较另类,不串门,故也基本没有人串我的门,淡柱文俊两位兄长也只是偶尔在我门口站站,与我拉扯几句。那年我带初一一个班,上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有几位当年学生,与我保持了差不多一辈子的友谊,我极为珍惜。

就到了1977年,我完成交换学习,回到茶阳公社梅林大队小学附设中学。那是一个叫吊梨坪的地方,山坡上新盖几座泥瓦房算是校舍。可山上看不到吊梨树,倒有很多柚子树,秋天柚果压枝,个头挺大,非苦即酸,不中吃。“文革”结束,国家恢复停止十年的高考,掀动整个社会,全民沸腾。我来不及准备,匆匆临阵,成绩上线而未获录取,传说那回还搞政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备考一九七八吧。文科考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语文和数学我基本不理它,拼底子,历史和地理都是全新知识,临时抱佛脚借书来背,好在都有考试大纲。借书,还得找母校老师,笑佛一样的李流元老师和以热心肠著称的吴伟新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然后,就考上了,而且名列前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当时是产生过轰动的,埔中母校老师把我当作引导在校学生的榜样,使我也成了故事。

120周岁,大埔中学实至名归,不必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不必将明清大埔县学认作前身。我去年受命点校大埔六部旧志,对清末民初大埔新式学校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对大埔中学的过往,关注甚多。作为大埔中学底子的乐群中学,孕育了邹鲁等一批民主革命人士。大埔中学举办之初,天创草昧,步履维艰,尤其是经费短缺,捉襟见肘,尽管政府专门为她开辟了若干税源。她脚踏实地,排除万难,奋勇前行,终于大成,迎来自己的高光时段。从省立广东大埔中学开始,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凭借天时地利,卓育英才,大展风华,声名远扬,是省内最好的完全中学之一。后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她承受压力,不断有所走低,可也不断奋争,坚韧不拔,力求“中兴”,力求奔向新的辉煌,而且成绩显著,人所共见。就是这种精神,使我对母校倍加热爱,也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盼。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