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客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5版:客家
2024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被广东汉剧“圈粉”了

胡广平/摄

●刘国栋

中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国剧京剧形成于清朝。而盛行于粤东、闽西、赣南等地的广东汉剧,与京剧有着共同渊源,它与粤剧、潮剧并称广东三大剧种,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1957年5月15日晚,广东汉剧受邀进京表演传统剧目《百里奚认妻》,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的观看和握手致意。就在这晚,周恩来总理赞誉广东汉剧为“南国牡丹”。这场演出过后,广东汉剧载誉京城,一时风光无两,在京城和汉剧流行区刮起了一阵广东汉剧热。这是属于广东汉剧的高光时刻。

中国戏曲历史如此悠久,广东汉剧历史上如此高光,而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梅州年轻人,竟如此后知后觉。除了自己身处山区有些孤陋寡闻外,也不无折射出戏曲在当下的生存状态。

去年暮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朋友圈得知广东汉剧连续上演《王昭君》的消息,看到华丽而隆重的演出场面,加上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顿时有了观看的兴致。得知是惠民演出,无需购票,更是喜上加喜。

到了演出的晚上,我便和夫人携父带子全家出动,驱车赶往梅江区亮胜艺术中心的牡丹剧场。演出即将开始,剧场已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靓丽俊美的工作人员热情友好地给我们拿来几张靠椅放在过道边加座。

大幕起,好戏开场,我看得入神,沉浸在台上的演出中,凭借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和自己的“脑补”,深入到《王昭君》的故事情节。不到两周岁的儿子看得起劲,伴着音乐扭动身躯,一双小手在空中舞动。

大幕落下,好戏终场。曲终人散时分,声乐组演奏起悠扬喜庆的韵调,让人流连忘返。而演员们的谢幕,让我深深感动,他们辛苦演出,我觉得该躬身致敬的是我们,是舒舒服服坐着,毫无压力毫不费力的观众。后来我知道了,谢幕也是一种传统,是演员们的谦诚,是演员和观众的相互成就。

就因这场戏,我被广东汉剧圈粉;就是这场戏,让我走近它,欣赏它,热爱它。原本我只是想让喜欢吹笛子的父亲在母亲离世后,有一个可以消遣的、可以投身情趣的地方。不承想,我先“陷”了进去。

感谢广东汉剧,感谢“周五有戏”,让我以后对每周五都有了一个固定的、规律的期待和消遣,让我结识了一众汉剧演员。如今每个行当我都能如数家珍报上他们的名字。他们谦逊、热忱,他们四功五法样样行,他们俊秀又上进。当我得知他们中有人在30岁左右的年纪就已评上国家二级演员(高级)时,深感震撼,当我得知有人30岁左右已在广东汉剧这个行业深耕近20年时,更觉震惊。

至今我看过几分钟的经典选段、十几分钟的折子戏,也看过两小时的大戏,还看过从艺35周年、50周年的专题晚会。我已经在一次次的观赏中增长了见识,渐渐能分清每个人角色所从属的行当,也能对演奏、行当甚至戏种做一个文武二分;还知道凤冠霞帔大背靠,吊眉勾脸贴片子;也能看懂演员用虚拟的表演,去展现时空的变换。但广东汉剧之博大精深,我所知不过九牛一毛。

上个周末,我在视频网站上又重温了一遍录制版的《王昭君》,原来那些当时没记住的已有些模糊的演员,如今不仅清晰还熟悉。对原来咿咿呀呀听不懂的唱腔、花花绿绿分不清的宽袍大袖,如今的自己已像换了一对耳朵,调了一双眼睛。我浅显地以为,只有认识了一个人,那人才是清晰的,只有学习一门艺术,才能真的学会欣赏这门艺术。

我相信,未来,随着广东汉剧院一代又一代汉剧人的传承和探索创新,这一2008年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接受、肯定和热爱。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