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公园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文化公园
2024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州·梅县·梅江·梅城

美丽梅城(何志林 摄)

□房畅宜

梅州市是东亚文化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侨乡,号称世界客都。仔细观察梅州市地图便不难发现,总体而言,梅县区位于梅州市中部,梅江区又位于梅县区中部,而梅城(梅州城区)则位于梅江区和梅县区的中部。由此可见,梅州、梅县、梅江、梅城的关系密切。四个地名来历如何,有什么不同?有些人可能不甚明了。现综合地方志等史料,试作简要分析与说明。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程乡县说起。南齐永明元年(483)分海阳县(治所在今潮州市)置程乡县,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全部,以及平远县大部分和丰顺县之一部分,治所在今梅州市。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于程乡置敬州,领程乡县,州县并置。北宋开宝四年(971)灭南汉,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何以称为梅州?历来说法颇多,彼此歧异,莫衷一是。

北宋、南宋期间,梅州屡废屡置。明朝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为程乡县,隶属潮州府。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县升格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境包括程乡、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五县,并称嘉应五属。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嘉应州复名梅州。1913年全国废府存县,梅州改名梅县。梅县的名称即始于此。

1988年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梅县市析为梅江区和梅县。梅州市管辖梅江区、梅县(今梅县区)、兴宁(今兴宁市)、五华、大埔、平远、蕉岭、丰顺等一区七县,市政府驻梅江区。梅江(区名)的名称即始于此。梅江区因地处梅江边而得名,而梅江作为地名,始于1959年设立的梅江公社。

梅城是梅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其地域包括梅江区城区与梅县区城区。作为地名,梅城最初是梅州城的简称,如今是梅州城区的简称。

梅城原来是程乡县治所在地,后来成为县治州治所在地。宋朝以前梅城建置,已不可考。清朝乾隆《嘉应州志》记载,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侬智高造反,攻陷邕州(今广西南宁)围攻广州,岭南骚动,郡邑皆戒严,“于是筑土城为捍卫,周围四百五十丈有奇,即梅州城也”。该志颜槦(南宋开禧年间梅州知州)传云:“赣贼陈三枪率众迫梅城四十二日,槦分隅拒守……贼遁去。”阴那山灵光寺“恩渥梅城”匾额,落款为“光绪卅四年仲秋合州绅商等恭颂”。这些都是梅城作为地名的历史见证。

民国以来,梅城地名曾经数次变化。1937年梅县整编区乡,县城称为梅城镇,这是梅城首次成为行政区域名称。1975年梅城镇改为梅州镇。1979年梅州镇改为梅州市。1983年6月梅县和梅州市合并,同年9月梅州市改称梅县市。也就是说,梅城镇、梅州镇、梅州市、梅县市,都曾经是梅州城区的正式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名称如今还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使用:外地人一般称梅州城区为梅州;兴宁、五华、大埔、平远、蕉岭、丰顺人一般称梅州城区为梅县;梅江区和梅县区的非城区居民,则与梅州城区居民一样,称梅州城区为梅城。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