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为持续加强母乳喂养宣传教育,推进落实《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支持母乳喂养,共建生育友好”。该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母乳喂养,提升母乳喂养水平,维护母婴权益,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为什么要进行母乳喂养
我国有句古话:“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至6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配方粉、牛羊奶等无法替代的;研究发现,母乳有助于降低婴儿患感冒、腹泻、肺炎等疾病的风险;通过哺乳可以增强母婴的情感联系,促进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分娩后立即让婴儿吸吮乳房可以减少妈妈的产后出血、降低妈妈患乳腺炎等疾病的风险。
产后头两周是建立正常母乳喂养关键期,新手妈妈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尽早开奶。新生儿分娩出5分钟内,母亲就可在产房把婴儿抱在怀中,观察宝宝并等待宝宝完成第1次吸吮。尽管此时乳汁分泌少,但婴儿可尽早适应母亲的乳房,有力吸吮的刺激有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和建立母子的感情。
第二,母婴同室。以便母亲能够按需喂哺婴儿。
第三,不限制哺乳频次和哺乳间隔时间。婴儿睡醒、出现宝宝寻觅迹象或母亲奶涨时就可喂哺。产后最初几日,母乳分泌量较少,不要因担心婴儿吃不饱。做好哺乳前准备,对乳房进行温热敷3至5分钟,同时按摩乳房刺激乳汁分泌。
掌握正确喂奶方法
哺乳姿势有卧位、侧卧位、坐位。坐位哺乳是最常用的姿势。哺乳时注意“三贴”:婴儿的下颌紧贴母亲乳房上,婴儿的腹部紧贴母亲的腹部,婴儿的胸部紧贴母亲的胸部。母亲坐着抱好婴儿,让婴儿的头、肩枕于哺乳侧的肘弯,用另一手呈“C”字形托住乳房。母亲用拇指在乳房上帮助塑形,用乳头刺激婴儿口周围,当婴儿张大嘴时,母亲顺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这样才能使婴儿做到有效吸吮,预防乳头疼痛和皲裂。
由于夜间也需要喂奶,妈妈的睡眠节律被打断、睡眠被剥夺,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小的挑战;不少妈妈在哺乳的同时要兼顾工作,客观上导致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超过2年的难度非常大;哺乳过程中还会遇到一系列具体问题:奶少、涨奶、乳头发炎、乳头皲裂、乳房红肿硬、追奶失败……在诸多压力之下,少数女性在产后哺乳阶段出现产后抑郁、产后焦虑甚至产后强迫症等情况,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哺乳成功与否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妈妈自身因素,还与孩子自身情况、家庭氛围等密切相关。有的宝宝本身很难被安抚,对照顾的要求比较高,哺乳过程可能充满挑战。研究发现,爸爸的参与对成功哺乳和哺乳妈妈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需哺乳确保母乳充足
一般母亲喂哺时,伴随婴儿的吸吮动作,能听见婴儿吞咽的声音;哺乳时,母亲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变柔软;吃奶后,婴儿感到满足,安静入睡;母亲按需喂哺后,婴儿每天要换尿布6次左右,每天排大便2至4次,大便呈金黄色糊状;婴儿体重每周增加150克左右;满月时,婴儿的体重要比出生时体重增加600克及以上。
备孕和孕期妇女应经常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选择加碘食盐,每周还应再摄入1至2次富含碘的食物;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叶酸,持续至整个孕期。
哺乳的母亲应保持平衡膳食,保证基本的能量供应和进食一定量谷类、优质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适当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良好的营养贮备可以维持母体和胎儿在这一时期的营养需要。与此同时,可以进行适宜的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体重增长过多、愉悦心情和释放压力,有利于哺乳。
乳汁分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有合理的营养,还需要健康的心理、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适宜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乳汁的分泌。(张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