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读书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读书
2024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大时代的“所见”与“所闻”
——徐博东新著《台海情缘: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读后

□邓锐

还是在五年前了,徐博东老先生从北京寄来大作《台海情缘: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初稿,让我提些意见建议。待认真拜读后,对于大专家的力作,我不敢有太多的建议,但对徐博东先生的奋斗历程,对其父亲徐森源先生跌宕起伏的经历感触良多。同时我向徐博东先生提供了由当时居住在汕头的客籍人士成立的八属会馆主办的汕头历史上第一间私立新式小学堂——正始中学(学校),以及梅县人李柏恒创办的南生公司的一些资料,后来他在书中均予以采纳。

今年6月1日,我收到了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九州出版社、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发来的邀请函:徐博东先生的大著《台海情缘: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其出版新闻发布会暨座谈会将于6月11日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收到邀请函后,我本决定前往,除了向徐老先生及其他大咖学习之外,同时也想与他们探讨新时代做好对台工作的新思路。但是终因公务繁杂,未克出席;6月24日,未料徐博东先生却专门送来了其《台海情缘:一个家族的历史见证》一书。

该书分成七章:时代召唤——家世与父亲求学时期、抗日救亡——战斗在罗浮山下、“白皮红心”——党的地下工作战士、祸起萧墙——台湾地下党遭破坏、历尽劫波——父亲的战友们、骨肉离散——望眼欲穿四十年、坚冰解冻——迟来的家庭团聚。此书是一部堪与国史互为参照的家族史,详述了源自中原的徐氏家族历尽艰险,迁居广东蕉岭的家族故事;徐森源先生的家世、求学过程、在汕头工作的经历;全面抗战爆发后,徐森源先生与丘逢甲的儿子丘念台,以及丘逢甲的孙女丘应棠的情谊,并依此加入抗日东区服务队,开展战地政务与民众动员教育。在这里,徐森源先生与队友潘佩卿恋爱结婚,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徐森源夫妇将年幼的徐博东交给祖母后投奔东江纵队。从此,徐博东先生与父母分离,直到1956年父子才相聚。

1946年,徐森源夫妻入岛迎接解放,徐森源先生在基隆中学任教,成为“白皮红心”地下党员。1949年8至9月,基隆中学“光明报案”发生,台海风云突变;10月中旬,党组织决定让徐森源撤离台湾,他毅然将妻子和3个儿子留在台湾,虎口脱险后又转战香港。1953年2月,为躲避国民党特务追查,组织上安排徐森源回到广州;8月,他前往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科工作。1954年8月,他奉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工作。至1960年初,他撰写了700多篇计100多万字,被称为台播部的一支笔。徐森源先生于1983年离休。

该书叙述了徐森源先生的亲人、战友、同学、同事们义薄云天的民族气节,更有恪守忠贞孝道的坚忍不拔和忍辱负重的牺牲奉献,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奋斗终生。在大陆,徐森源先生一方面要忍受思念家人的精神压抑,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历史的发展做好海峡对峙隔绝、“文革”十年直到后来的改革开放。在台湾,其妻子潘佩卿留在那里坚守,含辛茹苦地拉扯三个儿子成长,望眼欲穿骨肉分离四十年以上,就是徐森源夫妇的心路历程。

小时候的徐博东对泰戈尔的《对岸》有不一样的情愫:“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于余光中的《乡愁》更是感同身受:“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因为对岸有母亲还有弟弟们,但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徐博东的母子情。

在大陆的徐博东成绩优秀,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他对学术孜孜以求,学而不厌。徐博东先生为人豪爽热情,朋友遍布海内外,为他全方位开拓对台湾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效帮助。正因为如此,在对台政策策略问题上,徐博东先生有独到的见解。徐博东先生长期参与对台宣传和两岸学术交流,培养了大批年轻的涉台研究学者。近年来,他不顾年老体弱,奔波于海峡两岸为在台牺牲的烈士扬名昭雪。近十年来,他以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严谨的写作态度,不仅在广东、福建等地,而且跨越海峡两岸,通过翻阅历史资料,走访相关历史现场,采访了许多健在的当事人,搜集了大量丰富的真实史料,填补了梅州党史、地方史、台海交流史的空白。我们从徐森源先生身上,可有效地诠释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的“潮客一家亲”的观念。

这部著作从徐姓家族史入手,结合徐森源、徐博东父子的奋斗史,使之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从而超出了家族传记的范畴,勾画成色彩斑斓的时代画卷,成为一部从侧面反映两岸关系跌宕历程的信史!书中有关台湾问题、两岸关系的笔墨,确实写下了一段独特的台海情缘。从中昭示出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断走向伟大复兴与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

徐博东先生经历了“所见”和“所闻”的时代。他的见闻记录弥足珍贵,可使青年一代和后来者更加了解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心灵纽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和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是与生俱来的基因,经得住岁月风霜,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两岸同胞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两岸人民必然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繁荣发展,共同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