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6版:县域
2024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级非遗项目——松口客家山歌
自古山歌松口出 千年古韵扬四方

市级传承人刘谦隆(右)在舞台上演唱松口客家山歌。(受访者供图)

“松口是个山歌乡,歌声飘过七洲洋,自古山歌松口出,千秋万代美名扬……”松口客家山歌,伴随着客家人的南迁而产生、发展、传播,是客家山歌中的一朵奇葩。2007年,松口客家山歌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松口客家山歌原生态区域是在梅县区以松口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隆文、桃尧、松源等镇,旅居各地的松口人也会传唱松口山歌。“松口客家山歌是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唱腔优美,长于叙事抒情,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海内外客家人所喜欢,是极为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松口客家山歌市级传承人刘谦隆介绍道。

松口客家山歌柔润婉转、旋律悠扬、情意绵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音随字转、字正腔圆”。原汁原味的松口客家山歌“行腔如串丝”“绕绕韧韧”、委婉圆润,歌词以江南吴音山歌的“四句七言”格式,艺术上保留了中国古代《诗经》十五国风的“赋”“比”“兴”等特色;唱腔则以“四句八节板”(又称“四句落板”)而独具艺术特色,分快板、中板、慢板等。

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松口客家山歌在当代不但仍然相当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它的民间文学传统,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孕育形成了山歌剧这一新的剧种,被人们誉为“山茶花”,其代表作《挽水西流》长演不衰。如今,松口客家山歌的内涵愈发丰富,山歌表演唱、山歌小戏、大型山歌剧等多种以松口客家山歌为基础创新的表演形式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为更好地传承松口客家山歌,梅县区建成了集传承培训、排练、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以及松口山歌传习点等传习场所。“我们近年来深入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并自编山歌,形成校本教材,此外坚持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推动松口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刘谦隆说,他还在线上推广松口客家山歌,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松口客家山歌。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