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6版:教育周刊
2023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对学生 爱过了头

经常听到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年比一年难教。教师工作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而作为班主任,压力则更大。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每天都要和学生接触、交往。在此,我结合近几年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毕业第二年,刚接手班级时,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以爱教育学生的理念管理班级,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给学生制定班级常规制度的权利,而对问题学生则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与这些学生打成一片,面对他们的违纪行为一味忍让、退让,企图以爱感化他们。一开始班风不错,但一直都没有解决部分问题学生行为失当的问题,导致他们屡劝不听,甚至于利用我对他们的信任持续违规。因为对部分问题学生的处理不当,导致我这个班主任在其他学生面前慢慢地也没了威信,个别意志薄弱的学生甚至开始效仿这些同学的行为,于是,班级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这就是一味强调“爱”,一味强调对学生退让的弊端。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开始转变管理思路,企图采取强硬的措施重新树立威信,但自由惯了的学生却拒绝接受,甚至个别学生不但没有明显改善行为表现,还处处与我对着做,甚至在班里传播“为自由,要反抗班主任”的言论,一时之间,班风、学风深受影响。

在反思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得与失时,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坚守住教育的底线,反而以“爱”的名义,对学生一味地忍让、退让,最终使班主任工作处处受阻,处于被动之中。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了对孩子的“爱”,似乎忘记了过度的爱,只是溺爱,并不是真爱,这种爱只会阻碍孩子的未来发展,因为我们忘记了告诉孩子:犯了错误是要受到惩罚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通过相应的惩罚,才能促使孩子认识到必须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对自己有所警戒。当然,这里所说的“惩罚”并非过度的处罚,而是采取适当的惩戒措施,通过适度的外在压力使学生自觉抑制行为,产生对错误行为的趋避意识,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

作为一线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要守住德育工作的底线:爱学生,但不能对其一让再让。注重一刚一柔,并持之以恒,方能产生最大的成效。除了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转变教育理念,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看法也要转变:爱孩子,但不能对其一让再让。

(丰顺县实验中学 陈霞萍)

 
 
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