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视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6版:新视界
2022年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拍我妈

母亲行走乡村时帮村民打禾
母亲响应政府号召打新冠疫苗
母亲拨打家庭短号与子女交谈
母亲与流动小商贩攀谈
母亲在做针线活
母亲与老家邻居拉家常

●罗金星/文、图

现在的绝大多数家庭都以小孩为中心,家长为小孩拍照留影,记录其成长过程,制作漂亮影集,作为家庭档案留存,却鲜少有人会把镜头对准身边的长辈,用心记录、收藏他们的生活映像。我是看了著名摄影家焦波坚持30年用相机记录父母日常生活、精选作品举办《俺爹俺娘》巡回影展,收获无数感动的新闻报道后,才猛然发现岁月在不经意间已苍老了母亲的容颜,于是开始用镜头持续记录母亲当下的生活状态。这十五六年间,我给母亲拍下数千张照片,定格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最初记录时,摆拍的味道比较浓,场景也是过年过节家庭小聚之类的拍照留影。最近几年,我改变了拍摄方式,更多地关注母亲的日常生活细节,从中发现有趣的场景,随机进行抓拍。

母亲今年81岁,常年生活在农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总是把家里拾掇得干净整洁,帮身边的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她一有空就往小菜园里跑,又是松土浇水,又是施肥除草,产出的蔬菜瓜果大多送给邻居或捎给住在城里的儿女。

母亲是一位慈祥随和的老人,陪她公园散步,她对陌生人很容易就能找到交流的话题,拉近彼此距离。有时聊着聊着,发现竟然是娘家的人,就越发显得亲切。

母亲小时候只上过几天学,识字不多。有一次我带她去看一个画展,她看着看着就说,这个字她认得。一看,原来是一幅摄影作品画面里“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的“九”字。我马上把这个场景拍下来,配上文字,发到家庭群里,子孙们看后都说母亲很萌很可爱。

周末闲暇时间,我会驾车带母亲到各地走走,去看美丽乡村、最美古镇、名人故居。前年,还陪母亲坐高铁去了趟潮州。知道母亲年轻时干过采茶这农活,有一年清明节前,我专程开车带她上梅城近郊的清凉山,去看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茶园。母亲见到那么多人在采摘春茶,手就痒痒的,亲自下到茶田里,加入采茶的人群,有模有样就忙开了。去年秋收时节,我带母亲下乡采风,路过一个乡村,见不远处几个村民在割禾打禾,场面很是热闹。我马上停车,上前打过招呼,立即拍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母亲也加入了劳动的行列,一边给用电动打禾机打禾的妇女传递禾把,一边问起今年的收成,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熟络。忙完打禾,母亲又帮主家晒谷,“玩”得不亦乐乎。

每次出游,母亲总会提醒我,把她生产队时的几个好姐妹叫上,一起去看风景,也好做个伴说说话。母亲就是这般仁慈善良的人,喜欢与人分享生活的快乐。

为可爱的母亲拍照,记录她的生活点滴,已成为我最爱做的一件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