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健康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5版:健康周刊
2022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早产儿视网膜病需早发现早就诊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指未怀足月(胎龄小于37周)或出生低体重儿(小于2500G),因眼球里的视网膜的血管未完全发育好,在某些因素诱导下,出现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视网膜收缩、脱落,最后失明,眼球萎缩的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造成早产儿视网膜病的主要原因有:

1、早产、低出生体重是ROP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胎儿出生早或者体重低导致眼球发育不完全,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到正常而导致的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

2、吸氧是抢救早产儿生命的重要措施,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是导致ROP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所有接受氧疗的早产儿都会发生视网膜病,低氧血症和高氧血症均可诱发相似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改变。问题的关键是要尽量保持血氧水平的相对稳定,尤其在出生早期尽量避免血氧大范围波动。出生后第一周内动脉血氧分压波动越大,ROP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

3、母亲因素:遗传因素、多胎、宫内感染、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孕期用药、分娩方式等。

4、新生儿因素:(1)感染是ROP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真菌感染。真菌菌血症可作为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贫血和输血。早产儿贫血,体内红细胞携氧能力低,引起相对低氧、缺氧,而反复的输血会造成血压和血氧的波动,都是ROP的危险因素。

(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4)血压波动。可以影响视网膜血流灌注,而为了提高血压多巴胺的使用增加了ROP发生的危险。

由于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患儿的视力预后也大大改善了,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极低体重儿存活率也不断提高,目前ROP的发病率并没有下降。迄今预防ROP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一般在新生儿出院前,出生后4至6周或矫正胎龄31至33周进行第一次筛查。随访频率一般根据眼底病变情况确定。无ROP的2周1次,诊断为ROP的每周一次。

目前ROP的治疗主要有光凝、冷凝、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选用哪种治疗方法由小儿眼科的医师根据病变的程度来决定。对于家长来说,需要早发现早就诊。

(王宇连 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