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庭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5版:家庭
2025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言传身教

●陈赞发

父亲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得益于祖父母的疼爱,有幸在私塾念过初小,这对于他那个年代的乡下人而言,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父亲的“有文化”,造就了他后来的“英雄有用武之地”。在集体化时期,父亲是生产队的记分员兼出纳,可谓“大权在握”,然而尽管如此,尽管家庭贫穷,父亲除了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中捞取过一丁点的好处,有的只是比其他社员更多的付出与奉献。我们作为生产队的干部家庭,生活一点不比其他社员家庭好,反而更清贫,更拮据。

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社员们不再集中在一起干活了,然而,热心肠的父亲还是经常帮助乡亲们干这干那。因为父亲擅长丈量,精通计算,且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因此,每当乡亲们彼此之间需要调田换地什么的,总会找父亲去帮忙,而父亲也总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且能秉公办事帮人家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事后,每当人家要付给他酬劳时,他总是婉言谢绝,说乡里乡亲的,举手之劳的事,要那么客气干什么。

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像一个真文化人似地很喜欢看书,简直是一个农民“书虫”。父亲看书就像他吃饭不挑食一样不挑“书”,古典的,新潮的,军事的,科普的……逮住什么看什么,且一看就是很投入,津津有味的样子。父亲很节约,自己从没买过书,所读之书,基本就是我们兄弟所购之书,甚至是我们读过的语文课本。我不知道,父亲以过去读私塾的初小文化水平,看书会不会遇到很多“拦路虎”,而他看书时总是一副认认真真的老学究模样。长期的田间劳作,加上不挑食的生活习惯,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让身材矮小的父亲不但身强体健,而且视力出奇地好,就是进入耄耋之年,看书依然不用戴老花眼镜,这让年纪轻轻鼻梁上就架着近视眼镜的我羡慕不已。

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时,我一度沉迷于看“小人书”(连环画),上课时都在桌子底下偷偷地看,严重影响了学习,导致成绩直线下降。学期结束时,此事被班主任如实写在了《家庭报告书》中。当我不得不把《家庭报告书》交给父亲过目,并且等待他声色俱厉地责骂,出乎意料,等来的却是他云淡风轻的几句“批评”:“儿子,你上课偷偷看‘小人书’可不好,影响了学习,那可是关系到你一辈子的事情啊!”我自知理亏,父亲和风细雨的几句“批评”却如雷贯耳,自此暗下决心痛改前非,最终在小学毕业时以优秀成绩考上了安流中学。

就在不久前,寨子里开会商议有关事情,其间,一个上了年纪的乡亲发言说:“我认为寨子的经济(公益金)应该由阿赞来掌管,因为以前阿二哥(乡亲们对我父亲的昵称)就是最公正无私的人!”听了那位乡亲的话,我虽极力推辞,然而内心却不能不为他至今仍能如此高度评价我父亲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