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3版:要闻
2024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粤港澳(第十一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梅州赛区)开幕
亮出看家本领 展示戏剧风采

●本报记者 何梓瑜

9月9日,首届粤港澳(第十一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梅州赛区)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牡丹剧场鸣锣开赛。

据悉,梅州赛区比赛将从9月9日持续到9月12日,包括广东汉剧、雷剧、客家山歌剧等地方剧种,89名参赛选手将上演64个折子戏和18个器乐演奏,共计82个节目。

筹办方

精心组织 力求公平

梅州赛区比赛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和梅州市委宣传部、梅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梅州市戏剧家协会、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承办。赛事全程在广东省剧协视频号等媒体平台网络直播。

“公平、公开、公正是大赛秉持的基本原则。”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本届大赛评委李仙花表示,比赛采取现场亮分的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所剩分值的平均分为选手的最终得分。经过评委打分,主办方将按参赛演员所在组别,由分数高低排名评出金、银、铜奖,金银铜奖的获奖比例分别为20%、25%、35%,另有20%参赛选手获颁参演奖。

广东省剧协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指出,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每三年一届,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俨然已经成为广东省剧协的“金字招牌”。“梅州人杰地灵,文艺沃土深厚。近年来的‘梅州现象’更是备受瞩目。”曾小敏说,自1998年第二届广东省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设立梅州赛区以来,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和文艺作品在梅州脱颖而出,期待大赛的举办助力“梅州现象”的再现和升华。

参赛者

享受舞台 促进交流

“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是非常好的平台和学习的机会,尽管我身上的旧伤较多表演不了最拿手的武戏,但我依然决定以文戏《李慧娘》报名参加,不留遗憾。”钟慧是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的“六朝元老”,她直言,由于年龄限制,这次很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参赛。“我怀着享受舞台的心态参加比赛,也希望在舞台上最好地展示出自己的艺术青春。”钟慧说。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展演部主任管乐莹也是多次参赛、经验丰富的“老将”,她表示,演艺大赛不仅是一次艺术的赛事,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戏曲演(奏)员们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共同让广东的戏剧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这次比赛的参赛选手涵盖了梅州市、湛江市等文艺院团的优秀中青年演员,剧目类型包括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剧、雷剧等,剧种的多样性让每一场比赛都极具观赏性。”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院长张广武表示,通过赛事平台,这些中青年演员不仅展示了自身的艺术成果,也让他们整体的艺术表现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此外,院团之间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交流。“可以说,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既是艺术竞争的平台,也是文艺院团互促共进的阵地。”张广武说。

 
 
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