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旅游周刊
3上一版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旅游周刊
2024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闻有山岩即去寻
——游江西于都罗田岩景区有感
观善岩的摩崖石刻。

日前,笔者受邀前往赣州于都参观新落成的濂溪书院。于都濂溪书院所在的罗田岩,是一处丹霞地貌景区,心中充满着各种期待。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驾驶,终于在上午12时之前到达濂溪书院。主人热情迎接,于都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向我们介绍了书院修建过程和里面的展陈内容。书院修得真不错,有门楼、跻贤斋、述理堂、清风正气堂、碑廊、碑亭、铭文砖、老古董……其实,从进馆开始,我的心思已在书院外的丹霞地貌上了。

赣州市于都县丹霞地貌11处,罗田岩便是其中之一。罗田岩地处于都县城南约3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地貌形态以丹崖、岩洞和岩丘为主。罗田岩并不高,海拔不超过200米。之所以叫罗田岩,是因为西北面不远处有一座耸立的山峰,远远看着就像一只倒扣在地上的箩筐;而山下正好有数亩良田,山峰田野相映成趣,罗田岩由此得名。

吃过午饭,在主人的陪同下,前往罗田岩景区游览。罗田岩自唐宋以来,为赣南历代风景名胜和佛教圣地,也是《爱莲说》碑刻发表地。周敦颐在赣南执政时写下了《爱莲说》,以此告诉后人要做一个廉洁的好官。如此传世佳作,警示之言,让人心生感慨!

在罗田岩古寺牌坊斜对面有一几十米高的丹霞岩丘,其崖壁见有“别一洞天”古石刻,上方则是直上云霄的“卧云阁”。我们从“罗田岩古寺”牌坊进入,沿着游览步道便可见“濂溪阁”。再往上攀登数步,抬头便见“濂溪书院”,建筑上方是赤壁丹崖,显然,书院依岩而立。据了解,濂溪书院原为濂溪祠,为纪念周敦颐(濂溪先生)曾到此讲学而立。明朝改建为濂溪书院。转身前观,见一苍劲的参天古柏,相传为周敦颐当年手植,众人顿时围观了起来。

随后,我们参观濂溪书院右侧的观善岩摩崖石刻。这是一块长约50米、高10余米的丹霞崖壁,其下有一岩槽,整体岩面经流水风化侵蚀成一额状洞。石刻主要集中在20米宽的崖壁内。岩洞前竖起十余个阐释石刻诗文内容的牌子,其中就有周敦颐《游罗田岩》,如今石刻群右下方依稀可见:“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相关资料显示,罗田岩摩崖石刻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知镌有自北宋至民国间诗、文、题、额等,计70余品。

看罢观善岩石刻,再来到濂溪书院左侧的崖壁。这里的崖壁组成物质和发育规模大抵同前,而保存完好的石刻“天子万年”“白云深处”等格外引人注目。据查,南宋绍兴三年,岳飞奉命征剿农民起义军。辗转到于都,岳飞挥笔题写了“天子万年”四字。端庄刚劲的字体,表达了岳飞“精忠报国”的宏图之志。“白云深处”则为康熙年间任宁都知县的武昌进士王懋德所题。

罗田岩古寺位于崖壁下方。古寺开发于南北朝时期,后多次被毁和重建,现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为古寺庙主体,傍岩而设,端庄典雅,寺宇建筑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而又玲珑别致。中为“观音阁”,正壁丹崖上嵌有“居然仙境”四字,笔锋饱满酣畅。右为“玄帝殿”穹顶古僧佛石雕,栩栩如生。殿左有一石窟,为“米岩”,亦称“罗岩出米”,为流传甚广的“雩阳十景”之一。

江西风景独好,于都人文更佳。位于赣州东部的于都,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的称号。这里曾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而其历史底蕴特别是理学文脉则是源远流长,丹霞风光也独树一帜。此次游览令人回味无穷,魂牵梦绕。(文/图 谢小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