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峰
3上一版
本版标题导航
第12版:文峰
2024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菜记

□黄明樱

流光七月,天气愈发炎热,早晨8点出门,太阳已是黄澄澄地笼罩下来,又烈又明亮,感觉日子都变得滚烫,走在路上连皮肤都被焦灼。清晨过后,气温便顺着时间急速攀升,树上蝉鸣也变得聒噪不堪,路上大家都行色匆匆,不复往日悠闲,仿似背后有谁竞相追赶一般。

夏日的周末,我早早起床,趁着天气还有一丝荫凉,出发前往菜市场采购。自从女儿出生,妈妈重心转移至照顾孙女,我便顺理成章承担起买菜的担子。因兴趣所向,我很早就开始下厨,但食材供应一向都是妈妈负责,她混迹菜场数十年,对食材的选购别具慧眼,而我只负责加工,将质优的材料烹饪成美味的菜式,是和妈妈的强强联手,才能让一桌佳肴取得家人通赞。

刚开始买菜时,妈妈陪同我前往,在市场里言传身教,仔细教我辨别,哪个是大棚菜,模样鲜灵但菜味浅淡,哪种是农家菜,皱皱巴巴没有看头,炒出后却菜香满满。肉类也是这般,都需做到一一甄别,色泽反映新鲜,手感则反馈肉质,眼手并用才能判定是否是好肉,而怎样的价位,能对应买到什么品质的鲜禽水产,又该如何辨别新鲜程度,妈妈都一一传授,最后还给我指点几位熟识的摊主作为保险,没有买到合意菜品时可以兜底。

几个回合下来,搞得我晕头转向,记了这个忘那个,买个菜看起来学问还真是蛮大。头痛也没办法,还是得硬上,毕竟一日三餐不可缺,虽然感觉心虚,还是拍拍胸脯和妈妈打了保票。妈妈竟不语,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不禁又激起了我的斗志,怕啥,不就买个菜!

买菜本来是日常小事,但初踏菜市场,我竟有些许紧张,脑子里不断循环买菜技巧:要新鲜,要质优,还要尽量争取价廉!虽然昨晚已经大致拟好菜单,但进入嘈杂的菜市场,商户鳞次栉比,货品琳琅满目,而买菜的人更是比肩接踵。一边辨别菜品,还要一边想着搭配,让我不断乱了方寸。采买完毕,感觉总算了结了一桩苦差事。

那个时候的我,在老到的摊主眼里,脸上应该刻有“菜场小白”四个字的,无处安放的眼睛,生疏的挑选和问价技巧,得到了不同种类摊主的不同回应——冷漠型的,直接不搭理或是哼哼两声;狡诈型的,直接开始大兜大售,不由分说让我这个也买那个也带上;还有极少数温暖型的,细心问好我的需求然后再适当推荐。

还没练就一身本领前,真是吃了很多亏,妈妈的话应用不到实践,只能依赖于口头询问。询问摊主是不是农家菜,摊主当然不假思索说是,分不清肉类的部位,摊主说啥就是啥,看部位对了品相也不太差,就收入囊中。回去被妈妈一样样拿出来批评,我还有些不服。出锅了才发现,确实没买好,菜肴味道都逊色了许多!

经过时间慢熬,还有妈妈不间断地指正,我开始熟知各类食材的选购要点,虽然还会踩雷,但次数也逐渐减少。如今,早已褪去初时的青涩和羞赧,总像个战士一般,雄赳赳走入市场,又像个猎人一样,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全靠自己判断把握,把心仪的食材一一揽入袋中,凯旋而出。

肉类得最先采买,因为时间越早好货越多,其余则不急。肉类摊档众多,看似走马观花,实则得眼神锐利,首先肉色要鲜亮有光泽,不然都得先排除,其次选购要点,猪蹄要前脚,梅花要头刀,猪颈布满雪花,五花则要层次分明。牛肉也是如此,牛腩必须“金包银”肥瘦相间,嫩肉少筋少膜,吊龙则筋肉相参……选定了还得用手触摸掂量,手感柔软有弹性,才可作最后定夺。

肉类采买完,才去选买其他。河鲜多买水库的,海鲜选买活蹦乱跳的,禽类也一样,价位适中,也要品质相宜。蔬菜尽量去找路边小摊,用簸箕装着卖,数量不多,多是自家种的农家菜。但也需要学会分辨,很多人拿大棚菜混着一起卖,一不留神,就用农家菜的价钱买了大棚菜,又吃了亏。

还有些零零散散的货品,哪家的豆腐豆香浓,哪家的鸡蛋比较土,哪家的肉丸最地道,都是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慢慢摸索而出,到了最后,路边流动的摊档也都不放过,哪家自做的腌菜酸爽可口,哪家腌的咸蛋金黄流油……这时候的菜市场,好像变成脑海里的一幅动态地图,上面标注着清晰的导购方位,让我如鱼入水,畅游其中。

买菜这事驾轻就熟了,又开始学会灵活变通,不再拘泥于拟定的菜单——本打算煮个酸汤斑鱼,熟识的摊主直接给我指向鳙鱼,说今天这个比较靓。定眼一看,缸内数条斑鱼果然不甚活泼,给人气息奄奄之感,再看鳙鱼,硕大油润,且是刚剖出来的,鱼鳃还在微微扇动,好,改菜单!沙煲焗鳙鱼了!本来想买猪蹄红烧,摊主一句“阿妹来了”,利落给我拿下一块猪颈肉展示,果然是我喜欢的品质,雪花密布油脂丰盈,好好烹制成蜜汁叉烧肉最是美味!

现在的我,每每进入菜市场,不仅是眼观六路,还能耳听八方,直奔目标的同时,也关注着周边新鲜的叫卖声,及时发现更为新奇和鲜美的食材。我爱上了买菜,买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出发的时候胸有成竹,回来的时候收获满满,谁不喜爱这难以言说的快乐呢!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