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旅游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旅游周刊
2024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中访桃花源

桃花源内的五柳平湖,烟雾缭绕,绿柳夹岸。
湖南常德桃花源的豁然台。

说起中学课本上的《桃花源记》,大家都耳熟能详。可现实中的桃花源在哪里,倒是值得研究的话题。最近,我到湖南常德采风。当地朋友提议到桃花源走走,我没有想到神往已久的桃花源就在眼前。朋友接着说,遗憾的是现在已经过了花期,看不到桃花朵朵开,落英缤纷舞流年之美景。我心想,能够实地体验一下武陵人“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一睹桃花源夏日风姿,也是不错的选择。

可惜天公不作美,那天午饭后突然下起了小雨,但我游兴正高,反而乐观地说桃源深处有人家,雨中探访还说不定别有洞天呢。桃花源位于桃源县桃花源镇,离常德市区三十多公里,我们从五柳小镇进入景区,下雨天游客不多,步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展示牌,我边读边对同行的友人说文景融合,先文后景,这种体验式旅游,我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我们朗读完《桃花源记》,沿溪前行,面前是五柳平湖,但见烟雾缭绕,绿柳夹岸,拱桥相连,芳草萋萋,野渡横舟,鸳鸯戏水,鱼欢虾悠,初入桃花源仿佛置身于烟雨江南之中。沿湖边栈道漫步,令人神清气爽。微雨轻轻打在伞上,更显桃花源之宁静,路转峰回,柳岸边茅屋俨然,时有古装男女进出,丝竹管弦乐韵悠悠,凡尘烟火扑面而来,令人渐入佳境。徜徉在“露天文化客厅”,驻足桃源工艺博物馆、桃花源书画院、百床馆、陋室等人文景观,根雕桃花源与实地桃花源相得益彰,文化与山水交融,历史与现实穿越,让人真有一种感觉身处世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我们过遇仙桥,站在拱顶,左手一指桃源山,右手一指桃花山,层峦叠翠,微云轻抹,凉风习习,仙气飘飘。双山夹一湖,桥下波光潋滟,湖畔绿柳拂烟,湖光山色如诗如画,令人留恋不舍。友人说更多精彩还在前面,移步换景,古色古香的桃花源门楼,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醒目。“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红流水福地洞天”,引着我们从山间小溪拾级而上,苔藓石阶,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渊明祠,过仙桥,水源亭,点缀其间,及至林尽水源,忽见“秦人古洞”,洞口只容一人通过,往前行仿佛有光,复行数十步,出口处豁然开朗,在“豁然台”下,巧遇反方向前来者父女三人,笑问桃花源在哪里?我答曰:进洞口前行数十步,出洞沿山溪石阶直下,半个时辰左右即可到桃花源门楼。目送他们匍匐进洞,我哈哈一笑说,身在桃花源问津桃花源,真有意思!

我们登上豁然台极目远眺,寻找陶公笔下的秦人村,只见烟雨朦胧,白茫茫云海一片,我想象云海下面应该是土地平旷,良田屋舍,美池桑竹,错落有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怡然自乐……天色近黄昏,我们还有万亩桃花林,万寿宫,水府阁尚未游览,便过时光隧道,坐滑槽下山。此时雨停雾散,天清气朗,弦乐阵阵,人声鼎沸,载客电瓶车忙碌穿梭,码头乌篷船陆续起航,平静的五柳湖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原来一场山水实景演艺节目即将拉开序幕,带你穿越千年时空,走进《桃花源记》……

返程路上,桃花源于心头挥之不去,虽然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几多奇遇,几多遗憾,但雨中访桃花源也别有风味,回到常德河街已经是华灯初上。常德河街是一条充满历史记忆的古街,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再现了沈从文笔下“湘西大码头”的繁荣景象。它不仅是常德文化的展示台,也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更新的见证者。我刚进门,等候多时的新朋老友正在畅谈今日常德之巨变,服务员递上一碗擂茶,香气扑鼻,入口既解渴又祛寒。老友刘先生问我游桃花源的感受如何?我说: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也许只是一种内心向往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原本就不存在。而大自然中的桃花源,好像很多地方都说有,或者说按陶公的描述去寻找,甚至打造出来一个桃花源。大家都说是呀,在喧嚣的世界里,真正的桃花源在自己心底里,就像这大小河街和擂茶,不管过去多少年,始终是常德人心中最爱。

(文/图 李新耀)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