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程乡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11版:程乡
2024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乡村楣杆石看平远崇文重教历史传统

位于洋背村儒者树下的石楣杆保存完好。(朱双玲 摄)

明清时科甲鼎盛时期,梅州客家人如中了科举,家族便在祠堂或祖屋前竖立一条楣杆,以示荣耀。这楣杆是官位、科举的象征,更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最近,笔者在开展地方志田野调查时发现,在平远乡村各地,还保存有不少楣杆或楣杆夹石。为此,笔者对平远明清科举取士进行了梳理,探寻了楣杆背后盛行在平远大地的百年崇文重教之风。

见证科举时代的读书梦

客家地区散落在广大乡村的楣杆,不仅是宗族激励读书人的方式,也是为耕读文明树起的旗帜。据《全粤村情》平远卷中统计,平远共有89个自然村现存有明清时期128副楣杆夹石。其中完整石楣7副,其他仅剩楣杆夹石。明确时间立的楣杆夹石有90副:现存最早立的是明韩元勋进士的楣杆,有确切时间的、最后立的一副是宣统元年(1909)东石镇东汶上汶村当铺下老屋林成荫所立。

另据《平远县志》中记载:平远建县以来有5位进士。其中进士韩元勋的楣杆已毁(今已重竖夹石)、谢升庸也已毁,进士刘述元和姚璋留存有完整楣杆夹石,肖汉申仅存在考取进士前拔贡所立的楣杆夹石。例贡生所立30副,其他的为贡生(包括恩贡、岁贡、岁进士、恩进士等)所立。另外,梅州首位进士唐代黄僚故居在平远东石上黄地村,仅存破败屋迹,未发现有楣杆。

据了解,楣杆上所刻“例进士”“例贡元”,是贡生的一种。在明清时期,地方政府会选拔一些出类拔萃的生员(秀才),进贡中央以备选用,称为“贡生”,本质上就是选拔出来的优秀秀才,大致可分为“岁贡”“恩贡”“拔贡”“优贡”“例贡”等,其中“例贡”也作“例进士”,因为非由考选而是由援例捐纳而来。这些贡生,民间也可称为乡进士、恩进士、例进士等等。取得功名后,他们会按例得到地方政府颁发匾额,或聘请地方长官、社会名流撰写匾额,既有直接书写“贡元”字样的匾额,也可改写成“乡进士”等雅称,同时有意将“乡、恩、例”等字眼缩小,与进士两字形成巨大视觉忽略效果,挂在宗祠之上,另竖楣杆夹石,以求光宗耀祖。平远例贡生夹石多在咸丰、光绪年间立的,还有同治年间的少数。例贡生竖楣杆不是虚荣,而是对读书人的向往。

山区小县平远,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县后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中虽没有人取得过状元,但据可考资料记载,至1905年共有5个进士(不含黄僚、吴湘和刘体仁),68个举人(文46个,武22个)。目前,平远地区的楣杆夹石刻字许多已无法辨认清。

折射百年崇文重教之风

笔者在走访时发现:东石镇锡水村吴氏祖屋门口发现有3对楣杆夹石。据该村原党支部书记吴金焕介绍,此为祖籍在该村、后在四川考取进士后为吴湘族人所立。笔者在百度文献的检索发现:吴湘,原籍广东平远县东石镇锡水村,四川邬县人。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科(恩科)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科进士。官至工部主事,都水司行走。这一记载也印证了吴金焕一说。

在该村另一侧,也有一副保存完好的楣杆石。一旁还有明确简介:竖于清咸丰八年(1858),为圆形花岗,高17米,共分为四段,第一段雕有刘海戏蟾浮雕,基座刻有“大清咸丰八年戊午岁孟冬吉旦,由国学钦加例贡生李应春立”字样。

同样,在隔河相望的东石洋背村儒者树下,也有一副保存完好的楣杆石。据《全粤村情》平远卷中记录:洋背村有竖于清咸丰七年(1857),为圆形花岗岩楣杆,高15米,共分为四段。基座刻有“咸丰七年丁已岁孟春月吉旦,恩授例贡生,嘉庆邱明善立,同治十三年甲戌岁冬恩授例贡生邱士林立”字样。

除了锡水和洋明村,在东石镇,汶水村、白岭村、明洋村等村均发现有楣杆夹石。

一镇如此,一县亦如此。三年前,上举镇畲脑村曾发现五对楣杆夹石,五对楣杆石上所刻文字分别为:光绪丙子年(即1876)立,例进士吴其新;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即1907),例进士吴华新立;时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未(即1907),例进士吴日宣立;光绪戊申岁(即1908)立,例贡元吴运新;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岁(即1907),例进士吴锦新立。经过地方志办考证,五对楣杆石的五位主人,所取功名应为纳捐而来。但透过夹石背面,可以说明的是村中五位例进士虽然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但反映了当地民众对读书人的仰慕。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四,清廷发布上谕,“着即自丙午科(1906)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正式宣告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畲脑村的5对楣杆有4对所立时间是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当时清政府风雨飘摇,财政紧张,为筹钱赈灾、兴办学堂等事项,仍允许民众通过捐纳的形式成为贡生和监生,这一方面说明当时地方政府肯定了这几位吴氏族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如捐资办学、建桥修路、赈灾救饥等,另一方面说明科举废除后,士子乡绅们造福乡里、兼济天下的责任心一如从前。

不断转型的平远读书人

科举制度废除后,平远一些读书人开始另谋出路,或留学、或从军、或读新学,在全新的领域再创辉煌。还有一些平远人从新式学堂走出去到了法国、英国、日本、德国留学,学成归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如林菊秋和林立,于光绪三十年东渡日本,入读宏文师范。林菊秋曾为科举童生,出自丘逢甲门下,其留学归来后,先后在蕉岭的师范传习所和松口体育会担任教员,后与邑人一同创办东石乡公立铁民高等小学堂,学堂扩办升为铁民中学后,担任首任校长。林菊秋对平远县教育事业贡献很大,是平远教育先贤四杰之一。大柘人姚雨平,是民国陆军上将,他18岁就应童子试,考中秀才,科举废除后考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之后参与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辛亥革命时,姚雨平担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其后继续追随孙中山革命,参加讨袁护法运动、讨伐陈炯明斗争等。

又如吴康、林公顿、姚仰璜、陈方绶、凌迈凡等人,皆从新式学堂中脱颖而出,先后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其中林公顿、凌迈凡、吴康均有参与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记载。林公顿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参加“五四”运动,一度被北洋军阀逮捕,后历任民国平远教育局长、平远县长、始兴县长、省参议员等职。吴康是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革之风。他还曾游学于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由于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动荡,如今,现存在客家地区的楣杆石已经为数不多,对这些原汁原味原状态的时代印记我们应加倍珍惜和保护。一支支冲天入云霄的楣杆石,装点在青山绿水间的村落中,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客家人耕读传家、文风鼎盛的佐证,也是平远人崇文重教的重要见证。

(朱双玲 林绪远)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