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3上一版
本版标题导航
第16版:专题
2024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琴以修身 弦歌不辍
——专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市非遗岭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吕宏望
吕宏望(右)跟随岭南古琴名师谢导秀学琴。
吕宏望(前排左五)到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开展古琴知识讲座。
吕宏望古琴收藏展(部分)。
吕宏望(左)吹奏民族乐器尺八。
采访小组与吕宏望(左三)合影。

策划:朱明海

统筹:罗 琼

记者:黄育兰

摄像:魏浪鑫

宋 烨

整理:彭 晓

近年来,丰顺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得到了广大外出乡贤的热切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丰顺县外出乡贤奋勇拼搏,涌现了一批业界精英。为更好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爱国爱乡情怀,丰顺县融媒体中心(丰顺县广播电视台)组织采访小组到全国各地采访丰顺县在文化、教育、科研、商界等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用他们的励志故事、成功经验、崇高品质引导、带动、激励年轻一代,凝聚各方力量为丰顺县各项事业振兴发展贡献力量。近期,记者一行前往广州专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吕宏望。

人物简介

吕宏望,1968年生于丰顺县埔寨镇采芝村湖仔自然村。1997年初学琴,师从于岭南古琴大师谢导秀先生,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广州市南越古琴社社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指法典雅高洁,超凡出尘,琴音古朴刚健,琴风疏朗潇洒,并能将书法之气韵融入琴中,先后出版发行有古琴专辑《南越琴韵》《琴骚》《楚庭遗韵——吕宏望自书诗词作品集》等。

记者(以下简称“记”):吕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做客“丰顺名人面对面”栏目。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技艺讲究派别、师承,据我所知,您曾求学于岭南古琴名师谢导秀先生,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跟随谢先生学习古琴的经历?

吕宏望(以下简称“吕”):我于1997年1月正式拜谢导秀先生为师,开始学习岭南派古琴。当时我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谢导秀先生的报道——《高山流水会知音》,里面有谢老师的照片,背景是一些古琴,我感觉一下子被击中了,感觉这就是我要学习的乐器。学古琴还有个缘起,小的时候看过《警世通言》里的一篇文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其中就讲到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善听,也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看到谢老师这篇报道,又激起我想学习古琴的念头。当时不像现在有手机、微信,报道里只有谢导秀先生在广州市十九中学任美术音乐老师这么一个线索,我就拿着那本杂志,到了老师工作的那个学校门口。学校下午5点多放学了,每个老师出来我都仔细对着杂志上面的照片,终于看到跟照片上长得一样的老师推着自行车出来。我立马上前询问,您是谢老师吧?他说是,有什么事吗?我说老师我想向您学古琴。他看了我十几秒,也不说话,然后就说好,你跟我走。就这么简单,我就跟着去他家。他当时住在8楼,没有电梯,上去就请了一张古琴,还有一些古琴琴谱,从此我就跟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晃已经27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好像还发生在昨天一样。每周日早上8点,我准时去他家里学琴,因为他一天要给7-8个学生排课,每个学生只能给一节课45分钟时间,一个星期只上一节课。我问他,为什么每次你都让我最早来上课,是怕我睡懒觉吗?他说第一节课是他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他专门把第一节课的时间安排给我。我到现在还记得,每次快到他家楼下的时候,就能在楼道听到琴箫的声音,我就知道老师醒了,在楼上等我了,赶紧加快脚步。2001年,广州市音乐家协会成立了古琴研究会,由我担任会长;2003年,我又倡导成立了广州市越秀区南越古琴社。

记:您成立南越古琴社的初衷是什么?

吕:当时主要就是为了传承好这个国粹,传承好传统古琴文化。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学习古琴的人很少,可能才二十来个人,成立琴社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古琴,让它能够薪火相传。要学好古琴,同时收集一些古琴的实物资料,如琴谱、古琴等,这些都是亟待我们身体力行去完成的。

记:作为岭南古琴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您是怎么来理解非遗传承的呢?

吕:非遗,它是这么一个概念,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遗产及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一个概念,包括各类型的民间传统和民间知识,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间音乐、礼仪、传统医学、建筑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化艺术。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首批的19个“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我国的昆曲艺术就位列其中,而古琴是继昆曲之后,我国第二个入选的项目。古琴艺术作为非遗,我觉得务必要做好传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的非遗工作机构正在逐渐建立,同时完善了非遗传承人的评定和管理机制,及时拨发非遗补贴,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的荣誉感、使命感,也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创作热情。其次是非遗传承人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提高。古琴艺术传承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不单要会演奏的技巧,更是要涉猎其他领域,比如传统的书画艺术、诗词歌赋等,充分领略各门艺术的精神要义,体味其美学意境,方能演奏出古琴俯仰自得、心游太弦的意境,做到气韵生动,让人意会有弦外之音,这是美学的一种境界。只有自身的琴艺提升了,恪守本门琴派的风格特点,口口相传,我们的传承才不会偏离本质,才不会离经叛道,从而传承好古琴艺术,真正做到流传有序。再者是要充分利用琴社、工作室等艺术平台,以及自媒体的力量,多渠道传承这个古琴艺术。孔子有云:有教无类,我们还可以联合各社区、学校等开展“古琴艺术进社区”“古琴艺术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的受众了解古琴,喜欢古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请全国有名的名家来开展讲座,组织琴友、学生、师资班等有资质的古琴老师走出去跟其他琴派的琴家进行一种艺术交流,广采博咨、互相借鉴,以有效提高。

记:您说古琴要博采众长,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我们了解到您除了在古琴方面造诣深之外,对书法和诗词也颇有研究。古语说“左琴右书”,您是怎么看待诗书和古琴之间相得益彰的妙处呢?

吕:琴棋书画是历代文人雅士必修的四艺,古琴主要是文人雅士的音乐,称“雅乐”。书法也是文人雅士为书写自己胸中的逸气,宣和情志的一种艺术素养,追求“我手写我心”,强调与自然圆融和谐的意境。古琴、书法在美学的审美理念上是有相似点的,比如在技法上面,书法尤其看重“中锋用笔”,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曾经提出“心正则笔正”,这是儒家思想在书法观念上的一种延伸。而古琴演奏时追求指必悬落,强调五个正始的元音:宫商角徵羽,音乐上也认为是音正则心正,避免繁手淫声、邪声乱正。古琴和书法在这一点上是不谋而合的。书法追求意在笔先,无往而不至,无至而不收;古琴在弹奏的过程之中也要追求指与音合,音随意转,轻而不浮,重而不浊,疾而不乱,缓而不断。书法的顿挫,有如古琴的吟揉,书法的连线、空中抢势入笔,就有如古琴的走指和过弦。此外二者追求的明暗、虚实、轻重、徐疾、收放等都是一致的。

记:对于普通人和没有一定音乐鉴赏经验的人而言,较难分辨出古琴演奏者演奏水平的高下,您有哪些鉴赏的方法可以分享?

吕:古琴音乐主要以“和”为最高的一个境界,并不以铿锵流丽来讨时人之所好,初听是入耳淡无味,并不中听,似乎听不出有大的抑扬起伏或者激荡优美的旋律。因为古琴不单单局限于听觉的层面,还包括视觉、触觉,甚至是无声的层面,弹琴者心游太弦,意与古会,追求的是一种超然的不受现实生活所羁绊的那么一种精神境界,从而进入到一种空灵,甚至是无限。听者也要现场感受演奏者的所在环境,一呼一吸,手挥目送,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其妙趣。所以在宋代有个“观乐”之说,就是看着你现场演奏,这便是古琴音乐的审美理想之所在。对古代的琴乐有“难学、易忘、不中听”这么一种感受,白居易《夜琴》中就是这样写的: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刘长卿也有诗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表示当时的古琴也并不是非常多人喜欢听,是比较单一的古音。古琴重意,意即艺术中超越声音物化层面的精神境界,是主观而抽象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俯仰自得,游心太弦,即是借物化的丝弦而追求弦外之音这种意境。所以陶渊明才有“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这样的诗句。古琴曲有尽而意无穷,听了古琴曲以后令人回味,你看唐代李白有首诗《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古琴一曲罢余音缭绕,让人回味无穷。可见古琴音乐还是非常值得回味的,琴乐重耳贱目,即悦心而不悦耳。古人弄琴意在高山,意在流水,可见琴是作为精神境界的寄托,这种追求的意境自然是恬适、恬逸、深静的优雅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是琴乐审美所强调的一种无限和深微的境界,是极致之外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记:您谈到古琴是“悦心不悦耳”,某种程度上,古琴是愉悦自己的一种乐器,弹给自己听的。学琴至今的经历对您的个人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变化?

吕:我觉得古琴除了教化功能以外,还有很多好处,我把它总结为八个字——宣和情志、变化气质。古琴有雅化和养生的功能,已经融入了我的人生,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贤有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而岭南派古琴宗师杨新伦也说过:琴者寿。个中深意,值得我穷尽一生去追求和体验。古琴包含了非常多中国传统文化,它几乎饱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琴它有三种音色,一是泛音,也叫天音,它轻盈通透;二是按音,即模拟人声,像人在吟哦、吟咏,在讲话;还有一个就是散音,深沉博大而悠长,象征大地。你看天、地、人,三才五行,都涵盖在这里面,非常优秀的一个乐器,赖器以传,依赖这个器物来传道。

记:所以琴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古琴入门有什么讲究吗?

吕:古琴入门比较简单,一个是好学,自身内因要好学,我自己爱好我想学古琴;第二就是明师善教;第三个要有一个良琴;最后要有恒心。四个条件,好学、善教、良琴、恒心,缺一不可。

记: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接受专访,期待您回家乡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的人听到古琴的声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