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家庭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家庭
2024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背影

●刘青青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看着父亲的背影,人到中年的我突然就理解了这句话。

自从爷爷奶奶都去世后,父亲明显就脆弱了,只要一聊起亲情这个话题,他就忍不住抹眼泪,弄得我们轻易不敢提。他愈发注重亲情,逢年过节只想与亲人亲密相聚。

每年正月初四,是我们姐弟三人陪母亲回娘家的日子。跟往年一样,因为姑姑们回娘家的日子每年总不固定,父亲总要在家等到临近中午,确定她们不会来后,他才到舅舅家吃饭。不同的是,以往他会先送我们去舅舅家他再回家,或者是他帮我们准备好礼品,然后他在家忙碌,更或者是以前我们年轻,没有过多地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不能理解他的内心。

今年正月初四,我们照例准备陪母亲回娘家。我从三楼下来,经过二楼,看见父亲背对着门一个人独自坐在客厅里,手里拿着遥控器,没有开灯、略显昏暗的客厅里只有电视微弱的光线在他身上明灭。接着他的电话响了,我听见他说:“哦,你们今天不来,明天才来啊?那好吧!”语气里难掩失落。听话语应该是表弟的电话。

下到一楼,弟弟已经开车先行载着母亲和他的三个孩子去了舅舅家,妹妹及我们的女儿都在三楼洗漱,整个一楼二楼静悄悄的,只有父亲不断换台的电视声隐隐约约。我进去厨房吃早餐,看见已经切好的鱿鱼、猪肚、配菜,酿好的豆腐、黄粄,全是姑姑和表姐表弟们喜欢吃的菜。我拍了个小视频发给表弟,告诉他,他的舅舅是多么期盼他们的到来。

第二天,姑姑带着表姐表弟表妹和他们的另一半以及孩子们一大家子回来了。十几个孩子上蹿下跳的,从一楼到三楼挤满了人。父亲母亲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我们三姐弟也分别在一楼二楼设席泡茶接待。整栋楼里充满了谈话声、孩子们的笑声和表弟妹们不时轻斥孩子的责怪声,叽叽喳喳的,仿佛春天树林里的群鸟。

就像外公还在时,我去舅舅家,外公外婆身旁的位置必定有一个是我的。只要姑姑一家回来,父亲身旁的位置,也总有一个是属于我表姐的。他极喜欢我表姐,能陪他喝酒,能陪他聊天,对他的要求有求必应。父亲拿出他珍藏的米酒,与大家畅饮,只见他神情飞扬声音洪亮,仿佛刹那间年轻了二十岁。

表姐说自己从小在舅舅家长大,除了疫情三年,她每年都来,希望父亲长命百岁,那她即便到时已经六七十岁,也仍然要来看舅舅。话音未落,父亲又抹起了眼泪。

不知不觉间,大家都喝多了。当时未觉得醉,我还与姑姑坐在大门口喝茶聊天,聊起她的老哥哥昨天如何期盼她一家的到来。姑姑也抹起眼泪,说父母走了,而且自己一家平时都在广州,能回娘家的机会比以前少多了,我父亲是怕兄弟姐妹间疏离起来。

送别了姑姑一家,酒气上头,后劲开始来了。我躺在床上,想到昨日父亲在略显昏暗的客厅里孤独的背影,想起父亲和姑姑抹拭眼泪的干枯的手背,想起父亲今年已然七十古来稀,想起自己不知道还能孝顺他多少年陪他多少年,不禁悲从中来,捂着被子嚎啕大哭。

人们总说爱别迟孝别等,从前我理解不深,如今我也到不惑之年,对生命、对人生有着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也就更能明白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也更能理解平日里父亲总是沉默着埋头苦干,然后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家庭的行为。父亲的爱总是如此内敛而沉默,正如我多年前曾写过的短诗《送别》那样:

每次离家返城

寡言的父亲

总是背着手不说一句话,

装作去散步的样子目送我上车

人生最不能抵抗的是岁月的侵蚀,唯愿我们都能早日懂得亲情的可贵与家庭的重要,尽自己所能,让亲人之间少一些日后回想起来会有的遗憾。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