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教育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教育周刊
2023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心设计作业 智慧赋能教学

●梅江区美华小学 黄卫红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我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在语文课上,善用信息技术,巧设作业任务来培育核心素养,让智慧赋能课堂教学。

本文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绿》为例,分享几个“作业设计”。

一、信息技术助力, 任务驱动学习

在“走进文本,品读感悟,想象画面”环节,以PPT、视频、音频、应答器等技术助力,穿插多个“作业设计”,优化教学流程。

例如,学习第2小节诗时,学生自由读,看绿景,思考感悟“绿”——只有这些绿吗?从哪儿看出?这么多“绿”指的只是颜色吗?

之后,呈现小练习。摘抄写“绿”的词语——仿写两种绿——这么多和绿有关的颜色,你想到了什么?

示范指导朗读,如“绿得发黑”重读,语速稍快;“绿得出奇”语速放慢,表现作者惊讶、难以置信的情感。

接着,来个作业。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绿、()绿、翠绿、()绿、()绿…… 绿得()、绿得()。

又如,学习第5小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说说感受。

之后,练练笔。边想边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中的小草、柳条会怎么样?找找身边还有哪些“绿”?

这样设计,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诗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练在课中,感受诗人的独特表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让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提高理解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精心设计作业,发挥数据优势

在“拓展延伸,学法指导,读写训练”环节,以看、说、读为主线,突出“语文味”。

先观看微视频,再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独特的感受。然后说一说学习本诗有哪些收获?

读分两块,一是配乐朗读,感受诗情;二是延伸读朱自清的《绿》。

通过对比阅读两篇《绿》,感悟不同语言叙述的魅力。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谈收获、自主探究、看微视频、合作交流、对比阅读等方式,掌握学习内容,用好大数据优势,让教师精准知道每个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为课后辅导及调整下节课的内容提供了依据,达到精准教学。

三、智慧赋能教学,助推“双减”落地

在“课堂练习,读写训练,积累运用”环节,坚持“六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一是基础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是拓展性。了解诗人艾青的诗歌作品和成就。三是提升性。读一读朱自清的《绿》。四是综合性。引导学生基于学习“储备”,整理“内存”,“秀”出学生语言、思维、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五是趣味性。顺应孩子们好玩的天性,化做作业为“玩”作业,如:集五福朗读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夯实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六是实效性。及时收集学生即时练习的反馈数据赋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表现性数据即时化、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结合学生的学情,做到优质资源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高效课堂。

学生是游戏者,设计游戏式作业既要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还要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依托学习工具,激活游戏形式,让学习者饱含激情地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

教师要以智慧教育为抓手,敢于探索,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赋能语文教学,让信息技术+“双减”,促进智慧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