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客家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客家
2023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龙千载酒肉香

□张长兴

至今50岁以上的客家人都会有如下深刻印象——

每当有人炙酒,不但主家隆重行事,就是围龙屋的家家户户,仿佛也当盛大喜事,纷纷致贺讲好话。主家在天街或花胎,把糯米酒灌进酒瓮,围上稻草,再加谷壳,点火后,烈焰熊熊,风烟滚滚。待酒水滚开,主人用酒勺搅动。那浓浓的醉人的酒香,便随风烟飘荡到百年祖屋的家家户户。那在漫长岁月中饥肠辘辘的宗亲们,未见喝酒而先闻其香,在搅动着蠢蠢欲动的饿肚饥肠……

好戏紧接着来了。酒炙好了,主家便自豪地、高高兴兴地装上许多小碗,送到家家户户。我老家的围龙屋,少说也有20多户人家,那就是20多碗酒——珍贵的、罕见的、如天上王母娘娘的玉液琼浆啊!那是家家赞、家家甜、亲情满满的交融和谐时刻啊!

再说宰猪。那年头,村民自己都养不活,何来喂猪?只有在过年过节,才有干饭和几块肉吃。我小时常听村民言:“谁给我几块肉吃,我就叫他爸爸!”但还是有人喂猪的。人煎熬猪也煎熬,人饿肚子猪也没好日子过——吃草吃番薯藤及菜头菜脚为主,有点粥水就是猪们难得的佳肴;所以猪也辛辛苦苦地长大。

一到有人宰猪,就是祖屋大家的盛事。众人称赞,众人祝贺。那时是不准私人宰猪的:或送公社(镇)食品站宰,或食品站派人到养猪户宰。宰好了,百分之八十要由国家几毛钱一斤牌价收购,剩下的才归自己,也就那么二三十斤归己。接着,主家“共产主义风格”来了——又是每家一小碗:碗底是咸菜,上面是猪血猪杂,再加两三块香喷喷的肉,兴冲冲送上门。那又是家家赞、家家甜、亲情满满的交融和谐时刻啊!

要知道,那是极端艰苦的饥肠辘辘的岁月!一屋就是20多碗!灵魂深处的电闪雷鸣,千年来先祖教诫的睦族孝悌、不容抛弃的坚守,始终刻骨铭心而正道实行……

远去了黄尘古道,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原先200多人居住的围龙屋,如今居然空荡荡无人在。最发达的去了珠三角,次等的到县城,再次的到圩镇,最次的也安居公路旁。最困难的,也在祖屋旁起小楼(但也只有一两家)。我每临此情此景,真乃天低吴楚,空洞无物也。我今年80岁,那看着我长大的先辈均已驾鹤西去,我的同龄不过就几位但也散居四方而茫然。随着祖屋弃乡于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那古老的美好乡俗便也次第消失得干干净净,真令人感慨万千!

客家人慎终追远,作为推崇客家文化的我,总在思考其美好习俗起于何时。我老家兴宁大成村开基祖是启元(源)公夫人石氏祖婆,是南宋末年人,元朝初开基,来自福建石壁,至今700多年了,几十年前一直就是此民俗。其裔孙遍布海内外,近20万众,可谓赫赫大族也;但其民俗一直如此坚守。如果加上石壁溯源,其风俗起码千年以上,甚至可追溯到中原河洛的中华文化根脉。而且,不但我张氏如此,家乡的其他姓氏莫不如此。考其源,也不奇怪。翻遍各姓老族谱,莫不强调慎终追远,莫不强调孝悌睦族,莫不强调恩施族众。若说弘扬中华文化,此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国宝族宝,岂能让她湮没与失传?即使现在族众分散四面八方,但其精神,其合理内核,或由此精神根本新生出的其他方式,不值得我们去反思与发扬光大吗?

客家先祖,何其伟大!客家民俗,何其皇皇!若是湮没,何等忧伤!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以哉!

 
 
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