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理论·体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6版:理论·体育
2023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起和发展脉络

■ 杨尚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高质量发展理论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后历经五年实践检验的新判断和新成果。“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要求。高质量发展跃升为时代主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过了一个长期且复杂的演进历程,是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断向前推进的科学结果。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境况下迅速恢复生产、解决民众温饱问题成为稳定新生政权、稳定社会局面和稳定人心的当务之急,因此,质量意识尚未也不可能进入党的理论范畴之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受气”的历史教训和现实境遇让人感触深刻,“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成为回应民众呼声、引领社会发展的鲜明导向,“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指示精神深入人心,速度和数量一时成为了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参照系,这是客观实际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台阶,在量的扩张和积累上达到了一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等涉及多领域“提高质量”的表述逐渐显现并日益强化,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思想开始萌芽,“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立场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进入重要学术研究领域,构建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导向愈益明确且走深走实。可以窥见的是,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提及高质量的相关论述,却蕴藏着对于高质量的全面要求,并从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已然转向高度关注人的发展,进而执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迁,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发强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亟待通过高质量发展进行科学高效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改善。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呼之欲出、与时俱进,渐趋从隐性走向显性,成为治国理政的思想指针,并在党的十九大首次确立了其指导地位。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也是一个具有战略导向意义的重大政治课题,彰显出人民性、全面性、长期性和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引下,党中央清晰厘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致力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重处理数量和质量、规模和效益等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内涵式发展。然而,归根结底,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点在于发展,着眼点在于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观点的新论断与新进境。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历程来看,高质量发展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脉承与时代彰显。从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深刻揭示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化和谐程度和高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人的社会化和谐程度和高度的持续提升必然要求日益深厚的物质积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便应运而生了。此后,高质量发展渐渐跳脱出经济领域的单向度,拓展至政治、文化、生态、教育以及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一言蔽之,高质量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经济基础和全方位保障,离开了高质量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将陷于空谈。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昭示着人的发展的未来走向,高质量发展是理性回归之后的具有独创性贡献的理论升华,必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隐性到显性、由感性到理性、由战略定位到主题推动的深化过程。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出发,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经济发展到社会(全面)发展再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渐进性历史阶段,然其本质终究是人的发展。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副教授,博士)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