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公园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文化公园
2023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素珍与梁派艺术

梁素珍 剧照
1957年,广东汉剧团、潮剧团、琼剧团的领导与主要演员拜见京剧大师梅兰芳(前排左四)。二排右二为梁素珍。
1982年,广东汉剧团受邀到香港演出。
1980年,叶剑英委员长(右一)接见剧院领导与演职员,图为与梁素珍(左一)握手的情景。
梁素珍与谢仁昌主演《盘夫》。(1994年)
图片选自《南国奇葩梁素珍图文辑》

●吴善忠

驰骋广东汉剧舞台70多年的“南国奇葩”梁素珍,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大胆创新。她善于根据自身的音质、音色、音量等条件、特点进行演唱,表现出在师承实践中对传统腔格的探索、突破,创立了一套既有味又有声、更为科学的唱法,从而发展了广东汉剧艺术,形成独具风格和特色的梁派艺术。她获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还被当时国家文化部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

从外江戏演变成广东汉剧300多年的历史中,虽出现过不少知名演员,但有记载形成个人流派艺术的,除著名表演艺术家、梁素珍的恩师黄桂珠(又名黄吉)被誉为“吉派”宗师外,梁素珍是第二人。梁素珍,一个平凡的客家乡村女子,是如何成就不平凡的梁派艺术的?

社会家庭文化氛围 成就梁派艺术

客家民风 民俗文化

客家人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不管家庭生活条件如何艰辛困苦,都要想尽千方百计让子女读书,学习文化知识。20世纪30年代末,梁素珍出生于梅县松口镇一个比较有文化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到日本留学攻读美术和医学,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母亲是一个童养媳,虽没正式上过学,但非常勤劳、聪慧、贤淑,在丈夫的教育辅导下,习字、读诗,能念诵“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等名家诗作。梁素珍从小在家中能看到父亲绘画作诗、母亲巧手刺绣的温馨情景,还十分中意观赏放在书柜里的精装名画集,特别是仕女图,百看不厌,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美妙、神奇的艺术种子。

倾情汉剧 痴迷演戏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是清乾隆年间由中原地区流入广东、福建、江西的皮黄剧种,用中州音韵演唱,以音乐唱腔优美动听著称,是积淀深厚有“儒乐”之称的高雅艺术,深受客属地区人民的欢迎。在客属地区传统节日、神诞祭祀、婚丧嫁娶、生日宴请等,经常要请人表演广东汉剧来庆贺。比如揭西河婆有个传统的“娘嫲生”神诞节庆,每年要在广场上请广东汉剧班社来演天光戏,场面十分热闹,比春节还要隆重。20世纪50年代广东汉剧班社林立,比较活跃的有大埔民声汉剧团、梅县艺光汉剧团、蕉岭长风汉剧团等几十个团体,影响非常广。

梁素珍从小就爱好唱歌跳舞,新中国成立前,她曾看过广东汉剧的演出。1952年,梅县艺光汉剧团在松口演大型汉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学校音乐老师鼓励学生前往观看,欣赏戏曲音乐美,还说是“大剧种、大剧团、水平高、有讲究”。梁素珍与堂姐一起观看后感觉故事凄美、演员靓丽、唱词文雅、服装布景也漂亮,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留下深刻印象。此后,凡有广东汉剧演出,姐妹俩都去看,每场必到。看戏后姐妹俩还会模仿剧中角色学唱腔,迈台步,手舞足蹈,为之痴迷。后来梁家发生变故,梁母劝素珍退学,把有限的钱留给两个上小学的妹妹交学费。从此素珍休学在家,再也没有迈进校门,顿感前途渺茫、心情低落。笔者曾听梁素珍说,当初姐妹俩想去考剧团,年纪小,不知如何报考。梁素珍给剧团写信作试探。剧团接信后召见她们,让她们唱歌、跳舞,十分满意,当即拍板决定吸收,叫她们回去办理有关手续,但被家长阻拦,没有成行。姐妹俩苦恼之际,有个在福建永定木偶汉剧团工作的舅父得悉此事,愿意成全。姐妹俩又怕家长不同意,便来了个“先斩后奏”,留下书信,偷偷地随舅父到福建永定学习提线木偶表演,成为一名临时汉剧旦角演唱员。素珍一开始学唱《孟姜女》,十多天便能登台演唱,也因此打下了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基础,特别是西皮、二黄和许多小调的记忆,都是当时留下的。那年,她只有14岁。16岁时,梁素珍离开了半农半演的非正规木偶汉剧团,正式考进梅县艺光汉剧团,开始了漫长的戏剧生涯。

勤学苦练敢创新 成就梁派艺术

名师高徒 师承创新

梁素珍进入梅县艺光汉剧团后,又随团与粤东民声汉剧团合并,成为广东汉剧团的旦角演员。在这个过程中,她先后师从名旦钟熙懿、黄桂珠。

钟熙懿,主工青衣、花旦,以嗓音清脆、表演朴素、做功细腻著称,是广东汉剧第一代女旦角。梁素珍拜师后,钟老师精心栽培,她虚心好学,不久便能饰演《西施》中的郑旦角色。接着钟老师以其拿手好戏《昭君出塞》为样板,口传身授,唱做念舞地示范、讲解、辅导,认真进行传帮带,帮助素珍较快地熟悉了汉剧旦角表演艺术及其古朴的汉剧传统风貌表演程式。1954年8月,粤东专区首届戏曲专业团体会演,领导决定让梁素珍以钟老师传授的《昭君出塞》剧目参赛。梁素珍在众多名家参赛的会演中,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慌不乱,有条不紊地把这出唱做俱重的戏演了下来,博得了专家和前辈们的赞赏。之后,钟老师又无私地把《拾玉镯》《尼姑下山》等戏传授给她。梁素珍勤学苦练,除向钟老师学习外,还向著名花旦、云手功极佳的肖雪梅老师学习。在师父们的悉心教导下,梁素珍基本掌握了旦角表演的唱做念舞,口眼身手步等技法和洒脱、轻盈、灵巧、细腻的表演风格,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汉剧青衣、花旦的传统表演艺术基础。

黄桂珠是著名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在旦角表演艺术上造诣很深。她行腔持重、字正腔圆、以情带嗓、声情并茂、韵味独特、自成一派。梁素珍在广东汉剧团又幸运地得到了黄桂珠老师的指导和教诲。黄老师首先指出梁素珍唱腔优美,中气足,但开口音发得不好,是没有掌握好运用丹田之气,并亲自为其做示范。之后几年,黄老师还亲任导演指导她学习《二度梅》《花灯案》《蓝继子》《女审》等剧目,让她有机会直接实践、模仿、领会、体验汉剧旦行的表演艺术特点,并使她嗓音的穿透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行腔流畅、字正腔圆、表演端庄、稳重朴实,从中感受到汉剧艺术的多姿多彩。据梁素珍说,她在团里还得到有着较高音乐造诣的饶淑枢、罗旋、管石銮等老师的指导,学习到不少汉剧音乐知识,包括如何看乐谱等。老师们还为她讲解了汉剧生、旦、丑、公、婆、净等行当的唱腔音乐特点,特别对她主唱的乐曲,以共同切磋的方式帮她认识、提高,并指导她注重以字带腔、以腔带情、以抑带强、欲放先收等演唱技巧,大大提高了梁素珍的汉剧音乐唱腔水平,成就她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耐唱耐听的好嗓子。梁素珍善于观摩学习,还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黄粦传、罗恒报的须生、丑生表演艺术示范上,学习到戏曲演唱、表演手段,从中得到刻画人物性格、感情等诸多启迪。1960年的八省十市巡演,有机会与几十个兄弟剧种交流学习,又丰富提高了她的表演艺术。1963年,武汉汉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到广州演出,梁素珍“钻空子”请教陈大师,学习了一些旦角的基本身段,受益匪浅;还从赣州市京剧老师丘慕兰表演中,学习她的水袖功和身段功等。

不忘初心 一心一意

执着追寻汉剧梦的梁素珍,终身服务汉剧。为了汉剧她可以离家出走去学艺;可以为晋京演出而打掉初胎;为满足观众看戏,不惜带病演出;可以不去广州大城市落户,而将丈夫拉回梅州工作;还可以违背退休后为丈夫当“厨娘”的承诺而将全身心奉献给了汉剧幼苗班!

不忘初心,就要有所创新。梁素珍虽初中未毕业,但她牢记师父们的一再叮嘱:“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心专石穿”“要苦练、要动脑,认真去总结、体会、实践、提高”。她还深深认识到师父们的特点、特长固然要去认真学,但不能一味模仿,应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于是,她在苦练表演艺术基本功的闲暇时间,不断补习文化知识,通过阅读书报,学习文艺理论,提高艺术修养。有机会她还抽空观摩学习兄弟剧团的演出,从中汲取艺术表演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梁素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年累月,苦练精修,终于深谙广东汉剧旦行皮黄各板式结构,并融会贯通。能根据剧情需要创作符合自己饰演角色的唱腔、唱段、写成曲谱,一改过去“外江戏”口传心授、人死戏亡的缺失,能留下口腔曲谱传世。据统计,经她自己设计创新的唱腔作品有《盘夫索夫》严兰贞、《丛台别》陈杏元、《王昭君》王昭君、《秦香莲》秦香莲、《春娘曲》王春娘等十多个剧目(角色)唱腔唱段,已成为梁派艺术的经典唱段。

此外,梁素珍还参与导演、设计、排练剧目,动笔认真总结师承、实践的体会、经验、写出《浅谈四功五法》等专业技法文章,很受业内人士追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有不少专家、学者评论梁素珍唱腔、表演很有自己的风格,如谢彬筹、赖伯疆、丘丹青、吴伟忠、李智敏等。特别是上海越剧院院长看了梁素珍的《盘夫》后认为:才子佳人戏本是越剧擅长的剧目,没想到汉剧的表演比他们更细腻、丰富。

无私传承 培掖后起

演艺日臻成熟的梁素珍,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先后担任广东汉剧院副院长、院长,恰逢戏曲市场不景气,艺术人员青黄不接。她审时度势把重心转到培育汉剧接班人的工作上,除逐渐让戏给年轻人外,还无私传授表演技艺。广东汉剧院的李仙花、杨秀微,分别在1994、1999、2001年摘取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其中有她们的天分和努力,也有梁素珍的精心栽培。李仙花摘取第11届梅花奖后,梁素珍极力支持她继续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深造。李仙花学成以后,梁素珍又为其夺取“二度梅”尽心尽力,成功助她圆梦!杨秀微则摘取了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在中国剧协主持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北京专家认为:梁素珍最大的硕果不是演了多少戏,获了多少奖,而是为广东汉剧培养出李仙花、杨秀微两位国家一级演员。除此外,梁素珍培养的李焕霞、陈小平,也在省演艺大赛上屡获金奖,并分别成为国家一、二级演员。梁素珍常说:看到年轻人得了奖,心里比自己得奖还高兴。梁素珍早在1960年就获评全国劳模,1999年退休后,她不但毫无保留为上门求教的演员进行辅导,还亲临现场为汉剧幼苗班授课。她经常参加剧院的剧目排练,为演员纠正唱腔、规范动作等。

爱岗敬业获群众口碑 成就梁派艺术

千锤百炼 观众爱戴

早在20世纪50年代,16岁的梁素珍主演《梁四珍与赵玉粦》因嗓音清亮、扮相俊雅,而获不少观众的青睐;曾在梅县东教场连演几天,一天三场,场场爆满,在其他乡镇演出观众也络绎不绝,好评如潮,一段时日形成街头巷尾争谈是“梁四珍与赵玉粦”还是“梁素珍与赵玉粦”的热潮。随着时光流逝,几千场演出的锤炼,梁素珍的表演艺术日臻成熟。晋京演出受到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兰贞红泪目盘夫”题诗,并在注释中表扬“青年演员梁素珍等演《盘夫》,唱作细腻圆丽,极受观众喜爱”(刊1957年6月1日《人民日报》);八省巡回演出更是“声名大噪,演出水准获得赞赏”,被大江南北舆论界誉为广东汉剧“四大台柱”(指黄桂珠、黄粦传、曾谋、梁素珍);出国赴新加坡演出《秦香莲》好评如潮,演《齐王求将》饰钟离春,“一支枪的精彩表演被誉为文武双全”。而更多的佳评点赞在城乡百姓口碑中。如,长年累月与演职员一直扛被包、睡戏院舞台,深入山区为群众演出。1986年,梁素珍在饶平县一个乡镇演出,戏院虽简陋,观众却十分热情,场场爆满。一位七旬观众,看戏后,特地写信给剧团称“我一生心愿足矣,因为我看到了梁素珍,那么出名的演员到我们山区来演出!”还有一年,剧团在大埔县某乡镇演出广场戏,突下大雨,许多观众被雨淋湿仍坚持观看。梁素珍在竹篷台上看到后于心不忍,传话下去让观众避避雨,别淋坏了身子。有观众回话:“我们被雨淋是经常的,看你梁素珍的演出却是难得的。”1988年5月,剧团在揭西县五云镇演出《包公与妞妞》,因主要演员患急性肠胃炎无法登台,观众又不愿退票,冲进戏院指名要见见梁素珍。梁素珍不顾自己正感冒咳嗽,在说明情况并征得观众同意后,由她主演《秦香莲》。戏从晚上十点开演,至凌晨两点多才结束,场内观众秩序井然,她虽疲惫不堪,却为未负观众期望而欣慰。当日上午,镇领导前往剧场慰问演职员并转达了观众的意见:昨晚的戏看得最过瘾,《秦香莲》这个戏你们演得最感人。据1988年剧团上报演出统计显示,梁素珍副院长当年参加演出剧目的场数,占剧团演出总数的44.9%;在总场数中的80%以上时间和场次,是在山区乡镇、工矿演出。

善心义举 乐于助人

1985年春节和元宵期间,为响应国家文化部、广东省文化厅“关心残疾人的福利事业”的号召,梁素珍等人与梅县福利院联合举行5场《梁素珍独唱会》义演,通过发售募捐券,从中筹集资金,捐赠给梅县福利院兴办残疾人福利事业。《梁素珍独唱会》这一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南方日报》《梅江报》均报道了这一善举。中共梅县地委书记李庆芳观看演出后题词勉励,并希望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关心残疾人的福利事业。“独唱会”主角梁素珍为各界群众热心相助而鼓舞,除一丝不苟认真完成每一场演出外,还把自己有限的积蓄200元捐赠,还发动家属、亲戚捐赠。“八八国际儿童募捐活动”中,梁素珍参加了剧团的义演,又一次捐款88元。她的行动感动了观众,不少观众也跟着一起捐款相助,共获捐款2万多元。梁素珍日常生活极其节俭,对他人却慷慨大方,剧院内外不少人受其恩惠,甚至还有业余汉剧班社受其资金支持。

纵观梁素珍的艺术人生,因迷入戏,以戏成名,台上做戏,台下做人,艺品人品,皆为上品。无论是戏剧的小舞台,还是社会的大舞台,梁素珍都为广大深爱她的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正如《当代岭南文化名家·梁素珍》中所言“在她的努力和影响下,广东汉剧奠定了其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地位”。梁派艺术代表了新中国广东汉剧的进步与发展,而且是在著名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黄桂珠“吉派艺术”基础上的新推进。殷切期望广东汉剧后继者,能将梁派艺术在新时代中发扬光大,使“南国牡丹”更加灿烂。

(作者系原广东汉剧院艺术研究室主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