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围龙灯塔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6版:围龙灯塔
2023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专访2022年梅州市特殊教育专业中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大赛专业组一等奖教师江美玲
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园丁

江美玲在手把手教学生写拼音。
江美玲在指导学生做感官统合训练。

●本报记者 吴海清 文/图

低龄风格的简笔画,不那么精美却饱含心思的小手工作品,写着几行稚嫩话语的小卡片……在兴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智班教师江美玲的办公桌上,有个抽屉专门摆放着学生送给她的小礼物。虽然学生们送的礼物简单又奇特,但她仍视为珍宝。

在学校里,江美玲面对的都是些自理能力差、情绪易失控、有智力障碍的学生。为了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融入社会,她日复一日,努力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帮助孩子们习礼仪、学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虽然反映在孩子们身上的成果,常常不那么显著,但她依旧用爱心、耐心、细心,陪伴孩子们走过漫漫的成长之路。

从小心系特教

教师梦想心中萌芽

“看到红灯的时候,我们要怎样?要停哦!”讲台上,江美玲指着电脑PPT上的红绿灯图片,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句话,班上近10个学生中,有的跟着她复诵,有的东张西望,还有的孩子摆弄着自己的手指,根本没听她在说什么。这时,她就会换种方式,在教室走动,模拟过马路的样子,向学生们发问,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或者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90后”青年,江美玲从小就表现出了比同龄人更为细心和用心的一面。

在上小学的时候,住在梅江区江南街道爱心路的江美玲,经常观察离家不远的一所学校的情况,并逐渐产生疑惑:怎么这所学校的学生,基本不见学生放学出校门的身影,学校也相对较安静,而与这所学校一墙之隔的普通中学,却总是书声琅琅,欢声笑语?

后来,江美玲的父母告诉她,她所留意的学校是“梅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那里上学的学生大多都是听障、视障的学生,学生们比较特殊,学校教学方式也会与普通学校不一样。也就是那一次父母的解答,让小小的美玲对特殊教育有了个模糊的概念,并渴望自己有天能接触特殊教育。

上大学期间,学习小学教育专业的江美玲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梅县区残联招聘实习康复训练教师的公告,她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应聘,并因此获得了第一次接触特殊教育的机会。

“我当时是协助其他专业教师给有孤独症和智力障碍的学生做一对一的个别训练、感官统合训练及语言系统建立的训练。这些孩子的各种特殊情况并没有吓到我,反而让我萌生了以后要当特教老师去帮助他们的想法,去引导这些孩子们一步步变好。”回忆起与“特殊教育”结缘的过程,江美玲笑称,自己与特教有冥冥之中的缘分。

突发状况频发

懵懂中不断前行摸索

2019年,大学本科毕业的江美玲考进了兴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如愿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作为非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她,刚刚开启特教生涯之时,几乎处处碰壁。

当时,学校为了让江美玲更快速成长,便让初出茅庐的她担任新生班的班主任。新生班的学生大多都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因为之前从没上过学,一到学校,像离巢的小鸟一般充满好奇,四处乱窜,毫无秩序。

课堂上,有些孩子要么在教室横冲直撞,打翻玩具和书籍;要么突然间情绪失控,哭闹着找爸爸妈妈;要么直接把大小便拉在衣服里,不知所措地等着老师去处理。更有甚者,会上着课突然跑出教室,要好几个老师满操场追着跑。

在此之前,江美玲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有信心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但当她真正成为特教教师之后,她才意识到这份工作着实不易:她面对的都是些有孤独症、脑瘫、智力障碍等问题的孩子,这些孩子相较同龄人在认知能力、行为管理能力、情绪分化能力上相差甚多,给她的教学生涯带来了诸多挑战。

“最难的是刚开始孩子们不接受你,尤其是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他们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让他们接受你对他的教育和康复,就得取得学生们的信赖,接下来的工作才得以开展。”江美玲说,她时常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自己摸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比如:孩子们上课不听讲,她就买些小糖果等零食,通过奖励措施,鼓励孩子们认真听讲;孩子情绪波动大,她就陪情绪失控的孩子去宣泄室发泄,慢慢安抚其情绪;孩子对抽象的事物理解不到位,她就用更明确的指令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总之,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学习上循循善诱,让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亲近。

用心慢慢陪伴

教孩子也是在帮家长

“在这样的学校教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就像牵着蜗牛般的宝宝去散步,很慢很慢。”

“慢到什么程度?”

“比如一节课最多只能教一个生字,而且每名学生的情况不同,还得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准备不同的教学手段。再比如,一个简单的交通知识——过红绿灯,我需要反反复复教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江美玲在与记者对话的过程中,道出了很多特教人的心声,特殊教育就像“无花果”职业,很难出实际成效,充满艰辛和寂寞。但即便如此,从业近4年来,江美玲也从未产生过放弃这份职业的想法。

“跟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过去因孩子不能上学,不能自理,不能融入社会的难过与伤心,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们。”每天上下学的时候,江美玲都会亲自跟家长交接好班上的孩子,并与家长们交谈孩子们的日常变化。她认为,特教老师不仅是在教孩子,同时也在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孩子经过学校的训练和教育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有的甚至可以走向社会,自食其力。

虽然江美玲的学生到现在大多还不能主动完整地表达一句话,但时间长了,学生们也常常带来让她感动的小惊喜:总是抗拒上学的学生,现在情绪稳定,愿意来上学了;通过上百次的亲身指导,学生终于学会洗碗、叠被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下课的时候,办公室突然出现了几张画了她面部特征,祝她“教师节快乐”的画……学生们的点滴变化都让她感受到了特教工作的意义。

“面对特殊儿童,你催促、生气都没有用,孩子们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我们只能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陪着学生慢慢成长。”江美玲说:“特教人就像是一群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人。”即便未来荆棘坎坷,桃李凋零,她也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探索出一条光明的特教之路。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