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程乡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11版:程乡
2023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矮的超人妈妈

□张燕

写作此文,用了几年时间,时断时续,思念敬仰之情,实在难以言表。

两年时间,母亲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用父亲的话说,是回归本来之地,变成故乡山上一抔新土。

小时候觉得母亲是超人。母亲刘氏生在平远县坝头镇,客家话叫大村里。她在那个年代读了小学,算是有文化的人。嫁给爸爸后,12年生育了7个孩子,在20世纪那物质匮乏的六七十年代,她从城里嫁到小山村,真不知是怎么过来的。她始终为我们遮风挡雨,无所不能。

我家人多,祖母、父母、7个兄弟姐妹,共10口人。为了生计,父亲时常外出到全县各地和江西寻乌县的小山村做油漆工。父亲不在家,母亲就是我们的山。母亲很少讲大道理,只要求孩子们要努力,独立才能自主。大家庭家务较多,母亲教孩子们要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我们从小养成勤劳、懂事、有主见、爱学习的好习惯。母亲还非常孝顺长辈。祖母晚年得了牙龈癌,母亲总对孩子们说,有什么好吃的要先给祖母吃。从母亲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百善孝为先。

懂事起,小山村的村民,就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摩擦吵架动武。母亲从城里嫁过来,说干农活很厉害是假的,家里小孩多,劳动力少,当时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老是被人嫌弃。我记得很清楚,那年我10岁,我们家被生产队拎出来,“单干”了。这种情况下,母亲凭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勇敢地带领孩子们将部分旱地、水田改种西瓜。天啊,我们家的西瓜又大又甜,卖了好多钱,我们一家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孩子们一个一个长大,父母另择地方新建住房。辗转多处,父母最后决定,回父亲的出生地重建家园。为新建住宅,父亲外出工作的时间更长了,母亲则带领哥哥姐姐重建家园。父母发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新居。

父亲向来爱读书,家里藏书很多,重视文化的母亲哪怕平时很忙,有空了也会读读书。加上父亲常年在外,与家里联系主要靠信件,为读懂父亲那文绉绉的信,母亲也变成爱读书的人。母亲还十分重视教育,她希望孩子用读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么多孩子,谈何容易!每到开学季,父母便多方筹措学费。初二那年,看着瘦弱的母亲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去换学费的背影,我止不住流泪。1984年,我考入平远中学,母亲非常高兴。

每每父亲外出回来,会小住几天,帮妈妈处理一些家事。有空时他就拉拉二胡,母亲则和着二胡唱歌,《南泥湾》《四季歌》《小城故事》等。父亲还喜欢买唱片,母亲听着听着就会唱了。寂静的山村,一家人吹拉弹唱,其乐融融。

母亲比较新潮,是这个偏僻落后小山村的一束光。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大年初二,她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也把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我们一大早就从家里走路到坝头外公外婆家。后来,孩子们长至和她身高齐平,她却气质未减,母亲、姐姐与我有时甚至能同穿一件衣服。

20世纪90年代,孩子们陆续成为父亲母亲。五弟在深圳发展得很不错,在县城买了一栋楼房,父母便移居县城,帮五弟带孩子。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城任教,六弟、七妹也都在县城成家立业。假日,孩子们集聚在一起,母亲也会谈谈过去的苦日子,但没有抱怨,有些事情还讲得很有趣,因为她相信日子越来越好的愿望实现了。

许是自然法则,许是岁月流逝,有一天,我突然发觉超人妈妈变矮了,就连个头似乎都缩水了。母亲的身影再不像小时候看上去那么高大。当我们犯错时,她也只是唠叨一下,不用再担心她会抄起鞭子要揍人。

母亲72岁那年病倒了。因为糖尿病脑梗造成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头发剪得很短,衣服只穿家居服,在床上一躺就是8年,一直在医院与家之间两点一线。母亲身上全没有昔日时尚美丽的影子了,我常常无助地流泪。

母亲的人生诠释了天下母亲的含辛茹苦。她手上是生活,背上是希望。想想她当年顶住多重压力,却又总是用行动教育孩子们应该怎样做人。特别是她因病卧床8年,其间她努力与病魔作斗争,也没有抱怨过。每次有亲朋来看望,她都强撑着,笑着,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她坚强快乐的一面。

夜深人静时,我常含泪思念那变矮的超人妈妈。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