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3版:要闻
2022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全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推进电能替代 助力企业纾困

●本报记者 林德培

通 讯 员 郭丽燕 汤 浩

余晶晶 管 莉

工人打开手机APP,用指尖轻轻点击操作,就能实时控制电窑炉的温度。在位于大埔县的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先进的自动化电窑炉设备成了陶瓷工人的得力助手。

大埔是陶瓷之乡,陶瓷产业是该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陶瓷企业用能成本增加,稳增长、保供应压力增大。为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绿色平台作用,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全力推动电能替代工作,联合工商银行梅州分行推出电能替代金融服务项目,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打造陶瓷企业气改电新服务模式。

“陶瓷烧制实现电能替代后,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为陶瓷产业插上腾飞翅膀。”梅州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大埔县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福琼说。郭福琼告诉记者,以前加热设备用的是气窑炉,需要有专门人员管理操作,烧制一窑炉需要1个人工。换成自动化的电窑炉后,工人只需在手机APP上进行操作,烧成之后,便会自动跳闸。

操作方便,还能节约成本。郭福琼算了一笔账:以前采用煤气烧制一窑炉陶瓷,以6立方计算,烧中温需6瓶气(按照目前气价,每瓶300元),烧制一窑炉陶瓷成本为1800元。现在采用电窑炉烧制,仍以6立方计算,烧中温需电量1200度,电价0.5元(平均价格),烧制一窑炉陶瓷成本为600元,扣除电窑炉配套设备投资,预计节约用能成本超过三成。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大埔县已完成12个陶瓷电窑炉电能替代项目改造,企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约35%。

不久前,梅州供电局联合大埔县政府、工商银行梅州分行、大埔县陶瓷产业服务中心举办陶瓷企业座谈会,为参会陶瓷企业主提供了一个信息互通、经验互学的平台,通过分析该县陶瓷企业节能减排面临的新形势,推动陶瓷行业由高消耗高排放向低碳环保型转变。郭福琼以“电能替代新时代,点亮陶企新未来”主题,在会上做了分享。

陶瓷行业推广应用电窑炉烧制产品,是供电部门深入推进电能替代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梅州供电局全力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围绕用电报装时间、环节、费用、供电质量、信息公开等方面提升“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水平。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办电成本,该局落实“三零”“三省”、业扩投资界面延伸,实行梅州全市范围内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低压接入,解决困扰企业办电用电的急难愁盼问题,节约用户接电投资,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电气化,打造电制瓷、电制茶、电烤烟等梅州特色电能替代产品,与银行联合推出电费贷、银联卡、屋顶光伏、电能替代融资服务等和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项目,进一步为企业纾困解难。

“接下来,梅州供电局将针对电能替代项目制定推动方案,主动协助客户解决设备改造、电网接入问题,服务用户早投产、早用电、用好电。同时落实电能替代项目经理制,由供电所所长及以上人员担任项目经理,提前介入,全程专人跟进项目进展,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创效。”梅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罗元发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