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政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10版:时政
2022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户户火炬高擎 传承客家薪火
——记兴宁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火把节”
火把节盛况。(资料图片翻拍)

位于兴宁市径南镇南边的星耀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村落”,更以传承了300多年的民俗“火把节”而闻名。2009年,“火把节”被列入兴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前,记者来到星耀村,了解这项一脉相承、别具乡情韵味的客家民俗。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星耀村最热闹的一天,外出的游子都会回来,更有游客慕名而来参与体验。”据火把节非遗项目县级传承人罗福平介绍,星耀村火把节始于明万历年间,兴盛于清康熙年间,300多年来延续至今。明朝万历年间,星耀村罗氏开基祖——罗拱台、罗拱辰兄弟二人,从旧地迁出时,两兄弟手举火把,想着最大最亮火星落下处,即为新落基地。行至现星耀村祖祠老屋山下时,大火星正好落下,便决定迁入星耀村。

“举办火把节一是为了纪念先祖搬迁,又因‘火把节’在古时称‘迎灯(丁)子’,有添丁之意,也是对当地民俗‘上灯’的庆祝,更展现了全村人团结和谐、兴旺昌盛的精神面貌。” 罗福平表示。

火把节当天,径南镇星耀村家家红灯高挂,户户灯烛齐辉。晚上六七时许,由村中长者组成取火种的队伍,先到当地的公王庙举行拜祭仪式,并以煤油灯接取火种至罗氏祖祠内,待族人将火种接出后,互相引燃火把。随后,游行的队伍中,每人手举火把或手提灯笼,形成火龙游遍全村,游行队伍经过每户屋前均放鞭炮、烟花,意为“迎灯”,热闹非凡。据罗福平介绍,每年均有400余人参加活动,2016年时,曾有1万余名游客慕名而来参加火把节。

火把的制作也有讲究。“这是我们火把节时用到的火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 罗福平手持火把介绍,刚砍下的竹子取约80厘米长,竹节处留出空心,倒入煤油,并将捆好的草纸放入竹筒,可持续燃烧约1小时。手持的灯笼种类繁多,有牌匾灯、龙头灯、猴子灯、鲤鱼灯、公鸡灯、蛇灯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广泛宣传发动村民、海内外华侨,集思广益做好传承、保留工作,争取政府重视,延续火把节的民俗文化传统,将浓浓的乡情与客家人积极向上的精神编织其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兴宁市文化馆馆长陈小利表示。(黄钰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