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梅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梅州日报社,联合举办梅州市社科理论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暨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专业领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本报今日刊登部分发言,敬请垂注。
深入学思践悟 坚定勇毅前行
■ 梁 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我们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在精研深悟笃行、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感悟真理威力,汲取奋进动力,释放实践威力。
要全面系统学习,在理解精髓要义中立起行动指南。把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结合起来,与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外交思想等学习纲要,以及习近平正定足迹、福建足迹、浙江足迹、上海足迹等四部图书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掌握历史主动,在把握时代大势中坚定战略定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统摄,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篇,用四篇重要讲话作为第一专题,旨在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日趋严峻复杂,更加需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研究历史规律,把握时代大势,增强战略定力,科学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要深入学思践悟,在推动工作实践中开创发展新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二至第二十一专题,聚焦党和人民事业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对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为我们提供了权威的方法论指导。我们要自觉对标对表,结合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本职岗位上各司其职,在自身工作中各尽所能,着力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统筹安全和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领域工作上作出更大成效,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梅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确保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 张广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专题特别提出了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等政治要求,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社科类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团结凝聚社科界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坚持和加强党对社科类社会组织的领导,确保我市社科类社会组织繁荣健康发展,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加强党对梅州社科类社会组织的领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强化政治导向。社科类社会组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始终是做好社科类社会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以“讲政治”为生命线,引导社科类社会组织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及建言献策“定调”“发声”,打造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特色鲜明的社团组织。
严格阵地管理。社科联等业务主管部门要全面负起业务主管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社科学术团体举办的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以及会刊、期刊、网站、微博、公众号等阵地的引导把关,加强对社团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研判和处置问责。社科类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严格履行有关活动和平台的审核职责,切实把好入口关、过程关、宣传关、处置关和问责关,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不良文化提供传播渠道。
加强党建引领。一方面要建章立制努力加强党组织建设。要明确把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写入社团章程,把党建工作纳入社科学术团体登记、年检、评估的必要条件和必查内容。另一方面要以“党建+业务”进一步激活党建工作。要把社科类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和其本身的业务紧密联系起来,让党建助力业务开展,激发会员参与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作者系梅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红绿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 钟伟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态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增强信心,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和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梅州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我们要把绿色作为发展本底,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探索打造“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梅州样本。
大力营造促进发展的思想环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挖掘红色绿色资源,探寻“红绿融合”发展路径,创造性地开展和推进工作。梅州发展不足,主要问题还是主观上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抓发展的方法不够得当。可以通过组织举办 “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软环境”大讨论、“我为梅州发展献一策”等活动,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前,梅州正在积极发展实体经济,聚焦招商引资主战场,千方百计引进“打粮食”产业项目。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能,积极谋划建设粤闽赣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其是要积极融入“双区”、两个合作区、海西经济区等区域,在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升商贸流通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结合资源禀赋,立足梅州产业优势,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创新推动融合发展。要积极开展红绿深度融合,促进资源变现。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高质量推进城产融合发展。组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专班,制定招引“赛马”机制和 “揭榜挂帅”机制,营造大干快上的争先创优氛围。推动服务融合,用优质服务打造良好的软环境,让投资者创业投资、兴业经商各得其所。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的突破口,进一步探索机构改革工作,节约运行成本,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梅州日报社副总编辑)
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 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并把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大幅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在GDP中的占比已达8%-10%。广东的文化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产业产值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达7%,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反观梅州,曾是“人文为岭南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但我们的文化产值在GDP中的占比还不到3%,全省排位靠后,与全国和广东有着不小的差距。如何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首先,要正确理解“文化强市”的双重内涵。文化能否“强”市?答案是肯定的;但在文化“强”市之前,必须先建成文化“强市”。虽然梅州目前的文化产值的GDP占比还较低,但我们既有底蕴,也有基础,只要我们敢于谋划,善于谋划,完全可以把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其次,要在发展实体经济中彰显文化魅力。今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六项任务,首当其冲是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基于目前梅州经济总量小和发展瓶颈制约的考量。过程会有压力和困难,但我们要迎难而上,弘扬客家精神,用好“世界客都”“长寿之都”“红色苏区”“梅州现象”等文化品牌,着力培育企业文化,塑造产品的文化魅力,让“梅州制造”走出梅州,走向世界。
第三,要在乡村振兴中树立文化自信。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把宗族渊源、村落变迁、民间工匠、民俗风情、红色故事等讲清楚,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要落细落实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是蓝图,也是行动指南。要细化规划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对标对表,狠抓落实。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对照规划,接下来或可重点在培育文艺精品、建造特色戏剧小剧场、增设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开设乡村文化沙龙等方面下功夫。
(作者系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副主任)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大安全格局
■ 廖思恭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六个专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的丰富和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安全篇”的最新成果。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重大指导思想。从总书记2014年“4·15”重要讲话到去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的“五个统筹”,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十分广泛的外延和极为深刻的内涵的深邃思考。十年来,“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大安全格局”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直面应对来自各个领域挑战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实现新时代规划目标的关键战略部署。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从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到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基础性、全局性、综合性法律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到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彰显“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新时代规划目标战略部署中的关键要素。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完成新时代各项任务的基础性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及其中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新思想新判断,也是指导完成新时代各项任务的重要工具。在新冠肺炎肆虐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如何“防住”“稳住”“安全”成为主政者在兹念兹的关键。第四卷收录了总书记强调的“十个坚持”“五个根本”“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等重要讲话精神,正是基于当下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展示的让我们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形成共识并坚定把握“发展道路千万条,安全发展第一条”的应对工具,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中诸要素的“保稳定”“保安全”提供了遵循。
(作者单位:梅州市委党校)
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 彭永清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提出三点看法。
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正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属性、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深刻认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党旗所指作为行动所向,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要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具体地、认真地落到实处。党委(党组)书记要做管党治党的第一责任人,注重把责任传导给所有班子成员,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对党负责,对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负责,对干部健康成长负责。协助党委(党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动为党委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效载体、当好参谋助手。
要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自我革命目标的重要路径。我们要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及时清除两面人等政治隐患,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强化党性修养,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持之以恒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全面提升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梅州市纪委监委)
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 曾繁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科学分析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历史任务以及动员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二十大以后为实现二十大的历史任务而奋斗,这是一个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的动员令,是思想动员、政治动员以及组织动员。谋划复兴伟业,擘画强国蓝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观点方法,为谋划和推进新征程中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新征程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发展同人民利益的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在工作上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当发展与人民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牺牲人民的利益去谋求发展,发展是为人民谋利益谋福祉的。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因此,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可以把发展最终会给人民带来什么告诉人民群众, 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切切实实在发展中给人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要把协商民主这一重要制度运用好,这不仅在中国与现实社会的实际相适应,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根源。因为,相较于竞争性的民主形式,中国民众更习惯于比较和谐的协商民主形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明确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通过发展更好地造福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的思想贯彻始终而不走样,避免在工作中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者系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
■ 林德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对保持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梅州正在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我们必须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紧密结合梅州实际,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要突破思想藩篱。新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破解矛盾和问题的良方。只有破除畏难等靠的懒惰情绪、精力分散的思想倾向、资源依赖的思维定式等思想藩篱,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现实意义,才能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转变观念中赢得发展机遇。
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要拧紧干事发条。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又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笃行实干之姿,抓好新发展理念的落地落实。只有遵循规律科学地干,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干,瞄准短板奋发地干,以人民为中心务实地干,把新发展理念切实体现到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任务落实上,才能使其转化为改革的新动力、发展的新路子。
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要发挥头雁效应。让新发展理念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理解、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政治责任,带头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提高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方面的本领。其次,领导干部不仅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还要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干部队伍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上下齐心、上行下效、良性互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景象。
(作者单位:梅州日报社)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 李晖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其重要的一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推我市高质量创成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多维治理,注重“五个加强”。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工作体制,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组织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末梢。二是加强法治保障,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三是加强德治引导,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寻求本土、多元的治理模式。四是加强共建共治,激发社会基层活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规范各级综治中心建设,以全科网格为基础,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治理。五是加强创新治理,围绕市域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风险,从事后应对向源头防范转型。建设“雪亮工程”等项目,从传统防范向科技防范转型,为社会治理赋能助力。
有序有效,力促“五个提升”。一是提升统筹联动系统治理能力,把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领域。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各种力量,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二是提升群众工作综合治理能力,通过互相配合,协同治理。综合施策,运用沟通、协商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参与公共事务能力。三是提升创新驱动依法治理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维护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群众能力。四是提升攻坚破难专项治理能力,拓展网格化管理,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提高矛盾调处能力。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五是提升队伍建设源头治理能力,通过加强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引导广大干部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作者单位:梅州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