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梅水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11版:梅水
2022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经历酿成智慧

我读完了曹德旺先生的《心若菩提》,也看过他一些专访的视频。这本书,最先是饭桌上听到朋友的推荐,称赞说“好得不得了”,当时并没有上心,后来去一家企业走访,竟赫然发现企业老板的案头,正摆着一本打开的《心若菩提》。我立马买了一本,读之而后快。看了书,看了视频,突然想起宫崎骏的一句话——“有的人,光是站在那里就已经赢了!”曹德旺先生就有这种罕见的气质。

生活中总有一种人,他们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深厚的文化学历背景,但生活经历曲折,人生经验丰富,待人处事拿捏有度,自成一套,到哪里都吃得开,做什么事都拿得起放得下,讲起话来充满哲理,真是了不起。仿佛他们天生有种神奇的本领,就是把所有的人生历练内化成了生存的智慧,这种智慧,如同一把拧开人生的钥匙,万事在他们面前无“关隘”了,人生自由了。

这让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我叫姑爷的亲戚,一个是我小学六年级时的陈老师。他俩跟我父亲同辈,年龄差不太多。叫姑爷的,先是在偏僻村子里当农民,计划经济年代在乡下做点手艺赚点钱,等到改革开放承包制,不知从哪里找到了机缘,合伙承包了县里的氮肥厂,做得风生水起,把农村一家人都带了出去,他儿子跟我同年考大学,读完博士现在一个省发改委工作,而且他还善写古体诗词,多年前在诗歌比赛里拿了头奖,总之样样精彩,人生开挂。陈老师呢,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先是做了几年代课老师,后转正,慢慢做成了小学的教导主任、校长,他一双儿女也都考上大学,成家立业,退休后他跟儿子安安乐乐定居在城里。陈老师任何时候都是红光满面,喜笑颜开的,讲话办事大方稳妥,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和敬重。当然他俩的成就不能与曹德旺先生相提并论,但让我感受到的人生智慧却是同样厚重的,为什么他们都能把经历变成生活智慧,路越走越开,越走越顺呢?

我想,一个人的核心能力是思维、执行和协调能力,这种能力有人从书本上学来一些,而更厉害的人却是从现实人生经历中得来的。从生活中得来的领悟,总是远比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更刻骨铭心,更贴近实际,更符合现实需求。从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探寻人生真谛,在总结中不断提升,提升到一种生活态度、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处事方式的高度,这大约是走向事业成功和人生“圆熟”之人共同的心路历程吧。我记得曹德旺先生在一次访谈节目里谈到文化的问题,他说的大意是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不是看他拿了什么文凭,毕业于哪所名校,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是否有真知灼见,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称为文化,文化不是文凭,文化也不是知识,文化是见识,是思想。像曹公这样的,在人生磨刀石上磨砺出来的人,他们都是走过了多少生活风口浪尖的,扛过生死抉择和做对关键选择的人,而这些艰难的甚至是血泪的经历,外人是看不到学不到的,只有善于思悟、总结和不懈奋斗的他们,才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光彩之路,才没有在各种苦难与转折中淹没挫败而泯然众人。我相信,一个人对生活的思考越深,才有可能走得越远,这个思考的痛苦过程,正体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品质。成大事者,必有大气,成大事者,必有大思想。

细辨起来,大多数人生活的起点都差不多,差别或许在于对生活思考的程度不同,有人从经历中思考获得了智慧,有人虽经历了,但轻易放过了,结局是不思不得,多思多得,而唯有先思后变,未见无思即有变的,这大概是导致此后人生高低不同的关键所在吧。

◇陈中奇

 
 
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