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兴宁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6版:兴宁新闻
2022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宁市积极发挥基层法庭职能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司法服务零距离 乡村振兴添动力

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村里,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
诉讼服务站为群众答疑解惑。
人民法庭法官送法下乡。
人民法庭法官走访辖区重点企业精准服务经济发展。
法官到田间地头走访群众调查取证。

●本报记者 陈思杰

通讯员 兴法宣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人民法庭就是要发挥前沿阵地作用,把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在基层。”不久前,荣获“梅州平安之星”的宁中法庭庭长刘慧香特地驱车前往径南镇诉讼服务站。原来,当地村民林某彬因道路坑洼不慎摔倒受伤,与高铁施工方产生纠纷。刘慧香通过证据分析、归纳事实、耐心释法,诉前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方案,既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又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近年来,兴宁市人民法院坚持“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原则,突出强基导向、为民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筑牢根基、便民利民、服务大局、破解难题等方面持续用力,着力提升基层司法服务水平,不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法治赋能”让乡村振兴行稳致远。2019年以来,兴宁法院4个人民法庭共审结案件5475件,结案率99.24%,有力地保障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便民利民  精准服务民生改善

“感谢法官,在家门口就可以立案,实在是太方便了。”不久前,兴宁法院挂点法官在水口镇诉讼服务站为4名群众现场立案,让他们连连称赞。

水口镇是坭陂法庭辖区中最为偏远的乡镇,当地群众若有立案需要,可以网上立案,但仍有部分群众因无法熟练运用智能设备,网上立案存在困难。

诉讼服务站的设立,为群众搭建了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它可以提供网上立案引导、诉讼材料指引、诉前联调、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家门口”的司法服务,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兴宁法院目前有叶塘、龙田、宁中、坭陂等4个人民法庭,而其他未设立法庭的16个镇(街)则在司法所设立了诉讼服务站,在梅州率先实现了诉讼服务镇(街)全覆盖。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兴宁法院各人民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发挥纽带作用,全方位服务群众。结合乡镇、农村生产特点和群众生活习惯,推行预约立案、上门立案、假日送达、巡回审判等便利服务。在丰富线下措施的同时,广泛运用“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等线上平台,开展网上立案、网上调解、远程庭审478件次,“一站式”诉讼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保障大局  精准服务经济发展

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关乎辖区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需要精细化司法服务。兴宁市龙江建材实业有限公司是兴宁市重点企业,其生产的水泥被授予“广东省著名商标”。不久前,龙田法庭庭长彭小龙在走访该企业时,得知该企业遇到了被拖欠货款的困扰。原来,某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建筑工程公司曾向龙江建材购买商品混凝土,用于兴宁城区某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完工后,该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建筑工程公司却迟迟未支付几百万元的货款。

详细了解情况后,彭小龙得知双方是重要合作伙伴,但该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建筑工程公司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暂时无法全额支付货款。彭小龙从专业角度提供法律意见,由该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建筑工程公司分期付款,双方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兴宁法院各人民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司法护航兴宁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聚焦助力营商环境,精心办理涉企案件474件,积极了解辖区企业司法需求,深入28家企业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靠前一步、担当作为,主动对接辖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门提供司法服务,及时化解法律难题。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妥善审理征地补偿、生态环境等案件86件,在熙和湾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助力兴宁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多元解纷  精准服务基层治理

“刘庭长,村里的阿平仔和阿祥叔要打起来了!”临近下班,叶塘法庭庭长刘绍明突然接到叶塘镇下洋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原来,由于该村村民阿平家的羊群经常到阿祥家的菜地吃青菜,双方已经就此事多次“闹”到村委会。

“邻里之间难免会产生小矛盾。但小矛盾如果解决不及时、不公道、不彻底,便会使人心积怨,留下后患。”刘绍明及时赶到下洋村法官驻村工作室,和村委会干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法理,耐心细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几番调解后,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像阿平和阿祥这样的小纠纷,自下洋村挂牌创建“无讼村居”以来,叶塘法庭驻村法官联合村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化解了一件又一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快速化解在萌芽状态。

“纠纷解决办法很多,但哪一个办法才是当事人的最优选择呢?”获评广东法院“最美基层法官”的坭陂法庭庭长卢红辉认为,简单的判决有时并不能彻底解决矛盾纠纷,要多做调解工作,而调解成功的关键在于“多元解纷、多方联动”。在一起离婚纠纷中,卢红辉了解到女方诉求离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于是找到当地村委会、镇政府,共同协助当事人改造危房,帮扶种养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促使夫妻俩重归于好。在一宗26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中,卢红辉也充分发挥多方联动作用,召集原被告20多人,与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联动调处,最终13名被告自愿与原告和解、3名被告被认定无需承担责任,原告撤回对部分人的起诉,仅有3名被告承担责任。

立足乡村、服务基层,身处推进社会治理的第一线,兴宁法院各人民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在“诉前、诉中、诉后”全程推进调解工作,调解撤诉率43.58%。同时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行多元解纷机制,疑难复杂案件及时协调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律所等合力调解,集各方所长,最大发挥多元调解机制作用,寻求化解矛盾纠纷“最优解”,共同协作化解矛盾纠纷216件。

“乡村振兴是兴宁市委今年重点推进的中心工作之一,事关兴宁发展大局,法庭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兴宁市委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在3月1日人民法庭工作座谈会上说。

“天平红,齐昌兴。小法庭有大能量!”兴宁法院院长周展明说:“我们将在梅州中院和兴宁市委的关心支持下,全面实施人民法庭建设‘六项工程’,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切实为兴宁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贡献司法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