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读书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7版:读书
2022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夜醉画烛
□刘艳梅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的一件雅事、乐事、趣事!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深得读书之乐,曾作《灯下读书》:“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而况黄州路,小雨渔村宿。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琅然诵经史,少倦儿为续。何必效莱公,长夜醉画烛。”黄州道上,小雨飘落,寄宿渔村,芦苇萧萧,为诗人驱除暑热的毒气。虽然窗前幽暗,灯光如豆,诗人却身心愉悦——耳﹑目﹑鼻﹑口﹑心齐欢唱。诗人朗然诵读经史,稍感疲倦便让儿子接着朗诵。远胜于漫漫长夜中,寇准以烛前饮酒为乐之乐!陆游就是这样一位爱书如命的老者。被别人嘲笑为“书癫”,也欣然受之,不以为讥。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歌最多的诗人。

清贫生活中,诗人借书读,开启智慧之源。有一年的清明节,北宋诗人王禹寄居在朋友家里,朋友一家扫墓祭祖去了,留下王禹一人。诗人感慨万千,吟诗一首。“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临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富贵人家过清明,或赏花饮酒,出外踏青;或大摆宴席,花天酒地。诗人家贫如洗,萧然落寞,郁郁寡欢,如浪游郊野,无家可归的苦行僧。一早起来,就用昨日向邻居讨来的新火点灯,发愤读书。(古代习俗是清明三日,前两日为寒时节,不生烟火,只吃冷食。寒时过后,重新起火,是为“新火”。)苦中作乐,积极进取,让人敬仰。

夜深人静好读书。宋代诗人周弼寒夜读书,乐在其中,怡然自得。“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霏,半峰残月一溪冰。”万籁无声之夜,诗人独自一人独对一豆青灯,穿越时光,遨游万里,与先贤对话,与山川同咏,沉浸其中,忘怀得失,得以心灵畅游。不知不觉,诗人站起身,推门一看,不知何时春雪已停,寒风犹在,远处山峰,挂着残月,一脉溪水,结成坚冰,空气中弥漫着冷寂和清幽。残夜将尽,拂晓在即。

独对寒灯,不道孤苦寂寞,不感凄凉乏味;深夜读书,乐在深醉不醒,乐在自由清旷。遨游书海,视通万里,与历史交融,与魂灵交流,悠远清旷,赏心悦志,怡情养性。读书之雅、之乐、之趣都在其中。

今天,我们坐拥书房,空调地暖,明灯柔光,一杯清茗,一曲仙乐,或躺或卧,舒适惬意。更要静享读书之雅事、乐事、趣事!

 
 
上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