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8版:专题
2021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高陂水利枢纽效益初显 韩江明珠护佑一江安澜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效益逐步显现
工作人员在高陂水利枢纽龙湖水电站中控室监控机组运行情况
剩余三台发电机组安装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预计明年春节前全面投产发电
大麻汶水塘安置区第一期安置房已完成分配

6月18日,广东梅州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龙湖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是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继2021年1月13日成功下闸蓄水后,取得的又一次阶段性成果。随着发电机组的成功运行,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供水、发电、通航、生态五大效益逐步显现,这是经过建设者们两千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在建党100周年前夕献出的贺礼。高峡出平湖,九龙展新姿,这是梅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让韩江秀水长清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为梅州市高质量推动韩江综合开发利用,以更大的发展成效造福于民,确保韩江安澜、秀水长清提供了新的基础支撑。

据了解,至2021年6月下旬,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53.36亿元,占工程初设批复概算总投资59.19亿元的90.15%。其中2021年累计完成投资3.6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9.19亿元的40%。

龙湖水电站:韩江干流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

在广东梅州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龙湖水电站,首台装机容量为25兆瓦的机组正在平稳有序运行,智能化、信息化的控制室内,电脑显示屏显示发电正常,各项指标参数平稳,绿色清洁能源从这里不断输出,这对于促进我市清洁能源开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工程现场,笔者采访了市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同志。据介绍,广东梅州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十三五期间动工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一宗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航运及生态效益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去年以来,建设者们克服了建设任务重、投资压力大、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供应短缺、发电机组制造企业改制等影响,积极推动工程建设和发电机组安装建设。“今年4月29日,首台机组的定子顺利吊装,是继导水机构、主轴、转子成功安装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标志着首台机组主要部件套件安装基本完成。到了5月31日,首台机组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具备并网条件。6月10日晚,机组成功并入南方电网,之后的72小时试运行中,主要设备和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机组各项技术指标优良,可以正式投产发电。”市高陂建管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龙湖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00兆瓦,预计2022年春节前,4台机组将全部投入运行,每年可提供约4亿千瓦时的电量,每年可节约火电标煤约16.04万吨,成为目前韩江干流上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

多次参与韩江流域水资源调度 保障粤东地区生产生活用水

2020年秋季至2021年春末,粤东地区出现60年一遇的秋冬春三连旱。据珠江委资料显示,2020年10月—2021年2月,韩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为6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枯。韩江下游的潮安等控制站流量较多年同期偏少近6成,为195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主要调节性水库棉花滩水库2020年11月末有效蓄水率仅18%,2021年2月末有效蓄水率仅为3%,水库蓄水严重不足,粤东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面临严重威胁。

在粤东地区供水紧张的时候,刚刚下闸蓄水的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韩江下游及其三角洲防洪、供水体系中的控制性工程,虽然仍在建设期,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珠江委及广东省水利厅的具体指导下,积极满足下游用水需求。市高陂建管处正确处理放生态流与施工的关系,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和项目运营公司,克服施工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水量调度。“一月份下闸蓄水到三月中旬,我们先后三次参与了珠江委主导的水量调度。”市高陂建管处相关负责同志说,特别是在二月初,因棉花滩水电站检修,为保证下游的生态流量,高陂水利枢纽放水约2290万m3,保证了下游潮安站国考断面生态流量达标,确保下游潮汕地区1100万人民群众春节期间的生产生活用水。

“三次参与水量调度,充分发挥了枢纽工程的社会效益,受到了水利部珠江委的充分肯定。” 市高陂建管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除了保障下游供水,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可将韩江下游及韩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主要堤围由3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保护范围惠及梅州、揭阳、潮州、汕头约850平方公里、人口约750万人。

改善航运条件 保护河道生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另一个显著的效益是改善韩江干流的航运条件和河道生态环境。自2018年11月,高陂水利枢纽船闸投入使用以来,共通航船舶约3500艘,船闸运行情况良好,共运输货物约9万吨。

韩江干流是广东省境内的主要航道之一,在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船闸未投入使用前,从蓬辣滩水电站到东山水利枢纽70多公里河道是天然航道,有不少浅滩和急湾,易导致船舶搁浅。“考虑到高陂水利枢纽的安全有序运行以及韩江航道的长远发展,结合水利枢纽建成后的综合开发,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建造,远景目标是打造三级航道。设计通航最大船舶500t级,可以通过的年货运量为900万t(其中下行720万t),实际最大可通过1000t船舶。”市高陂建管处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上游的蓬辣滩水电站、茶阳水电站,下游的东山水利枢纽、潮州供水枢纽均是五级航道,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渠化了上下游河段,有效保障了航运水深,改善了航运条件,同时减少了航运疏浚的频率与费用,为航运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据海事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韩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是粤闽赣物流运输的“黄金水道”,也是沟通赣南、闽西和粤东北地区唯一的水上出海通道。高陂水利枢纽作为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重要设施,有力促进了韩江运输网络结构的合理调整,满足大型船舶可直达运输和腹地运输要求,为韩江特别是粤东地区航运蓬勃发展坚定坚实基础。

此外,河道生态建设和保护也是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极其重视的环节。为保护、修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鼋的生境,工程在库尾设置3个适宜鼋进行产卵繁殖的浅滩,以恢复鼋的产卵生境。为解决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花鳗鲡洄游通道,工程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鱼道,这是广东省水利枢纽设计中综合考虑设置的第一座鱼道,同时还建设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增殖放流规模为60万尾/年,并在库区设置人工鱼巢,修复河流生境。

广东梅州高陂水利

枢纽规划建设节点

1959年

《韩江流域规划报告》出炉,提出要在韩江干流中游兴建水库,解决下游防洪问题。 2001年

水利部批复同意《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综合整治开发规划纲要》。

2013年

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2015年

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月,水利部审查通过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0月13日,这项造福粤东人民的重大水利工程开工,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工程建设日新月异。

2016年

12月9日,一期一段围堰顺利合龙。

2017年

10月,一期二段围堰合龙,工程导(截)流阶段移民安置通过终验。

2018年

10月,二期导流阶段验收顺利通过;

11月,工程转入二期建设阶段。

2019年

1月,工程电站厂房开始浇筑混凝土;

11月,二期二段泄水闸开始浇筑混凝土,工程进入冲刺阶段。

2020年

10月23日,完成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自验和初验;

10月27日,大坝实现左右岸贯通;

12月25日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

2021年

1月13日,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6月10日,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龙湖水电站首台机组成功并入南方电网;

6月18日,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龙湖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广东梅州高陂

水利枢纽简介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部署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和广东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批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试点项目,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航运及生态效益等,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水库总库容3.656亿立方米,调洪库容2.673亿立方米,最大坝高52米,坝顶长度698米,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主要建筑物包括:泄水闸、电站厂房、船闸、鱼道及两岸连接重力坝等。工程不仅提高了下游防洪标准,解决供水问题,还改善了韩江干流的航运条件和上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惠及粤东地区750万百姓。

作为广东省第一个享受国家原中央苏区政策的重大水利项目,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工程作为“一号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大埔县积极作为,认真落实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主体责任。当地百姓全力配合,共圆美好梦想。工程建设占用土地面积约34162亩,搬迁安置人口4178人,生产安置人口5896人,移民涉及5个镇28个村(居)委223个自然村,分别安置于高陂陂寨、乌槎、党溪、银滩、大麻汶水塘、三河汇城等六个移民安置点。

市高陂建管处 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