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中国·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2版:中国·时评
2020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意识从小培养,善莫大焉

■ 杨丽君

5月30日,梅州日报社党委联合市工信局、梅江台创园、梅江区江南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怡乐社区等单位部门,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社区行”主题党日活动,营造了党员带头、大手拉小手、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提前为小朋友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见《梅州日报》5月31日3版)

充分利用“六一”节契机,让孩子们参加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能赋予儿童节更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就拿上述报道中开展的活动来说,采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进来,让垃圾分类教育儿童化、生活化、时代化,不仅让孩子们的这个节日更有意思、更有意义,而且也能促进整个家庭正确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去,共同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贡献一份力量。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上个月召开的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就强调,要确保2022年实现梅州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这意味着一场推进垃圾分类的“硬仗”,已在梅州打响。但就目前而言,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覆盖率和投放准确率不高、居民参与度较低、分类知识普及率不高等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些“短板”,除了加快完善分类体系设施建设、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深入进行宣传之外,要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进学校、进课堂,通过扩大“家校社”良性互动,让学生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让孩子们垃圾分类自动自觉的小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家庭,真正发挥“小切入、大功效”的作用。

垃圾分类意识从小培养,善莫大焉。孩子们从小就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这些知识将会伴随他们一辈子,长大后进行垃圾分类就会成为本能,真正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自然转变。另一方面,孩子们良好习惯养成之后,无形中他们便成为环保知识的宣传员和监督员,自然而然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家人及周边人员养成良好习惯,从而促使垃圾分类分出好环境、分出新风尚。

从更深层次来说,不仅垃圾分类等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文化涵养、科普宣传、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也需强化国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把好观念从小树立起来,把好习惯从小培养起来。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座城市,引领整个社会,让这个庞大的“小后浪”群体成为助力社会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积极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