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旅游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版标题导航
第9版:旅游周刊
2020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古镇新铺

(佩洁摄)

12日,“2020赴圩节”走进千年古镇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新铺焕发新活力。

新铺(旧称蓼陂乡)是相对“旧铺”而言的,旧铺始建于明朝年间,位于现在新铺镇的南面约2公里处的象岭胡坵墩的河边,因该处地势较低,常受水浸,后来迁至马鞍山下的坡地上建店铺,故名新铺。新铺镇旧属程乡(今梅县),据有关族谱记载,元末明初曾、邓、林、陈、钟等姓陆续从外地迁来居住开发,明崇祯六年镇平县(即今蕉岭县)建县,新铺划归蕉岭县。

新铺横跨石窟河东西两岸,河流纵横,是赣粤古驿道(水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宋代抗金名臣李纲所著的《梁溪先生文集》载,李纲就曾从江西赣州沿此驿道前往潮州府。石窟河沿河流域宽广,形成了新铺的水上运输优势。由于水系发达,新铺成为“鱼米之乡”。

民国时期,沿赣粤古驿道(包括水路)的商贸活动依然不断发展。这时,除了粤盐赣米以外,寻乌还有三鸟、耕牛等经新铺运往下游松口等地。二十世纪30年代,随着新铺至东石公路的开通,靠人力肩挑及牲口驮运的商品流通逐渐被陆路汽车运输所代替。全面抗战爆发后,邻省江西赣南诸县的物资,如油、米、豆、土产等大宗货源,由平远、蕉岭、梅县商车经平远转运蕉岭新铺或平远坝头,再船运至松口,接驳大船运往潮汕地区,新铺货运频繁。

新中国建立后,新铺成立了诸多工会组织:如海员工会(即船员工会)、搬运工会、店员工会、手工业工会、建筑工会等,工会会员之多,单是海员工会,就有会员二三百人,成员除了附近的矮岭、同福、福岭等村外,还有蕉岭长潭、五华、兴宁、松口等地人,是当时的县城也是难以企及的。另外,搬运工会有会员近百人,主要就是码头工人,这些都说明了当时往返于新铺至松口、潮汕等地的船舶之多。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石窟河以及支流上兴建了不少水电站,水运业逐步退出。

新铺圩是“粤盐赣米”的中转站,商贸活跃。新铺形成圩场以来,除了方便附近十里八乡互通有无、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外,由于新铺的特殊地位集古驿道商贸活动中的集、散、中转功能于一身,其中最大宗的商品,便是粤盐赣米的流通,形成了“粤盐赣米”的中转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盐上米下”。据《潮州府志》载,康熙年间潮盐配送至镇平(蕉岭)、平远、赣州各县,都要从新铺经过。据毛泽东《寻乌调查》载:“寻乌的盐,历来是潮盐多,惠盐少”“门岭到梅县生意……石城、瑞金的米到门岭,大部分经罗塘、下坝(武平属,在三省交界)、新铺(蕉岭属,离梅县三十里)往梅县,每天有约三百担过。”每天约三百担,这是一个不小的数量。据《蕉岭县志》载:一年中转运食盐达9,000吨。据1944年的调查,新铺有登记米商69家,大米商谢庆记、林荣茂等店,囤米上千石(约90吨),新铺圩日上市大米约500石(约45吨),新铺成为闽赣两省在粤东运销的终点,又是潮、梅一带米商粮食的采购处,据1950年调查,新铺大小商号159间,其资金总额占蕉岭县商号资金的30%,从这里也可窥见当时新铺商贸的繁华。

新铺还是一片革命的热土。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经过新铺,新铺商会捐出一笔资金支持起义军。同年12月,中共蕉岭县第一次代表会在新铺镇尖坑村上赖屋赖汉文家中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30多人,会议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中共蕉岭县委”,徐持担任县委书记。会议作出了在新铺举行武装暴动的决议,决定组建蕉岭工农自卫武装,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十四区团,大批新铺儿女,成为了共和国的革命烈士,近现代以来,这里一共走出了15名将军。

新铺崇文重教,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新铺是汉剧之乡,民间汉剧活动活跃,出现了名扬海内外的汉剧名家--曾谋。同时,近现代以来,新铺出现了1位院士、25名教授。

新铺还是“华侨之乡”。明末以后,闽粤赣山区客家先民下南洋谋生创业就从新铺圩码头登船远航。新铺圩见证了客家人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历史,成就了“日看千帆过,夜观万盏灯”的辉煌。“妹送亲哥新铺圩,暗中伸手牵郎衣。低言细语同哥讲,三年五载就爱归。”的客家山歌展现了送亲人出南洋时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

改革开放后,新铺和全国其他乡镇一样得到了发展,复苏繁荣,走向兴旺。今天的新铺正在挖掘新铺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改造古街、建设古镇,相信新铺的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邓锐)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新铺镇政府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